导读:《伤寒论》是千余年前用古汉语写成的,医学上的名词术语和行文的语法习惯,都有其时代的特征。因此,正确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对于学习理解《伤寒论》是十分必要的。 《伤寒论》中的名词术语是极为朴素的,有的流传到现在,还是大众化语言,如“能食”“不能食”“大便硬”等。但是这种语言用在医学上,就有一 ...
三阴处下才能升,三阳处上才能降, 动能和势能的关系,总的能量就是元阳的能量。 三阴是在下的龙主升,三阳是在上的龙主降。 关键的关键是元阳在下,在坎中,故万病首先回阳不也显然乎? 故老子曰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 ...
三阴三阳开合枢阐释讲稿、录音
一个人有没有同时得三阴三阳的病? 论坛上的大师诊断结果有的是二阴,有的是二阳。 我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同时得三阴三阳的病的这种可能性?
雷公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何以头项痛,腰脊强也?岐伯曰:巨阳者,足太阳也。其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寒邪必先入于足太阳之经,邪入足太阳,则太阳之经脉不通,为寒邪所据,故头项痛,腰脊强也。雷公曰:二日阳明受之,宜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矣。而头项痛,腰脊 ...
历来有些医家认为三阴没有痉病(比如胡希恕老),但是有些医家认为阳经经阴经都有痉病(比如范中林老的医案里就有阴经痉病的医案).不知大家怎么看这个关于痉病的分歧?欢迎大家对此进行讨论!
紫 极 针 赋 作者:紫极先生 夫针者,法天、法地、法人。天有九星,人有九针,地有十支,人有三阴三阳手足十二经。天有四时顺逆,针有补泄徐疾。地有四渎五岳,经有卫营气血。四时九星之有序,河渎山岳之齐备,可应针法于经络之血气。夫三统天地人于易,易分阴阳而用八卦,故八卦者肖天地人也。 天之五行涵养于 ...
紫极针赋 夫针者,法天、法地、法人。天有九星,人有九针,地有十支,人有三阴三阳手足十二经。天有四时顺逆,针有补泄徐疾。地有四渎五岳,经有卫营气血。四时九星之有序,河渎山岳之齐备,可应针法于经络之血气。夫三统天地人于易,易分阴阳而用八卦,故八卦者肖天地人也。 天之五行涵养于地, 人因其气与其中,故头肖 ...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 ...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 六经的来源、六经的实质等问题,在中医学界尚有争议,未成共识。本文仅从文化背景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1. 关于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学术界一般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体系直接来源于《素问·热論》。《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 ...
十二经脉运行规律揭秘 【编者按】祝华英,武当山道教协会道医,道号达智子。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北闸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祝道长幼时多病,成人后发奋自学中医。他在学习和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过程中,被十二经脉、经筋、经络、奇经八脉等错综复杂的经脉路线和分支路线引入了茫茫之境。为了探索和求征“十二经脉 ...
说三阴交治疗痛经,吾尝试治一女痛经,刺三阴交,第二天云头晕,诊脉上部强于下部,分析为 虚阳外越,急用大剂回阳两剂,再云头痛发烧,分析为邪出太阳,桂枝汤一剂头痛若失。 再说自己有一次误用行气药导致肝功爆发,已达900,腹胀如桶,急刺三阴交, 两天失气频转腹胀若失。 针刺不应该脱离六经辩证,肾寒不可刺三 ...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
一、 关、阖、枢的概念 1)关、阖、枢的本义 关、阖、枢,是用门户部件说明三阳三阴的功能特点,与六经根结和皮部的命名相结合,对六经辨证施治有指导意义。 关、阖、枢,本义是指门户上的一些实物。 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指门栓; 阖:《说文》:“门扇也”,指门板; 枢:《说文》:“户枢也 ...
体针(之一) (一)取穴 常用穴:内关。 备用穴:分两组。(1)巨阙、心平,(2)膻中、三阴交。 心平穴位置:位于心经线肘横纹下3寸处。 (二)治法 内关每次必用,备用穴二组交替,在内关效不明显时配用,或者同用。将针刺入内关后,快速提插捻转,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运针2分钟,留 ...
[处方1] 地机 血海 三阴交 行间 肝俞 [操作] 施以徐疾补泻法,留针20分钟,隔日1次。 [治验] 丁××,女,28岁,医师。于1959年9月10日初诊。婚后月经不调3年多。曾服中西药物治疗,未获显效。现月经周期超前l周,量多,色紫红,伴有两乳作胀,食欲差,少腹与胁部作痛。查:脉弦数。病人 ...
处方:阴交归来血海膈俞肝俞太冲三阴交太阳头维 操作:血海、膈俞、肝俞,行提插补法;阴交、归来、太冲、三阴交,行提插泻法。头部穴位施捻转泻法。每日上下午各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验:孙××,女,15岁,工人。患经前头痛。头重如裹,颞额部胀痛,眼花 ...
人体十二经脉运行规律揭秘 武当派著名道医 祝华英 著 祝华英,武当山道教协会道医,道号达智子。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北闸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祝道长幼时多病,成人后发奋自学中医。他在学习和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过程中,被十二经脉、经筋、经络、奇经八脉等错综复杂的经脉路线和分支路线引入了茫茫之境。为 ...
--- 有感而发 -------------------------------------------------------------------------------- -- 作者: 7224162 -- 发布时间: 2005/05/15 10:25am 如果把 六经看作是一个人由少到老的六个阶段或是体质状态,那么太阴病阶段,少阴病阶段和厥阴病阶段理应是在三十岁以后才会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