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hzjliu 于 2017/5/29 08:00 编辑 伤寒论是以病理诊断学为主的著作,伤寒论不完全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有逻辑演绎痕迹的,譬如说,病症稍微变化一下,药方也稍微变一下。所以问题隐含在其中,但一般人未必知道,只是去背熟药方,按证用药。只要真正掌握了病理诊断以及基本理论,稍加实践,中医是很容易 ...
希望对大家有用!1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 看成方的加减运用 所谓的成方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利用药物的性味,规定必要的药量,并制成一定的剂型,配伍组织而成。组方的原则分“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药,即主药或主治药,是针对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9:54 编辑 中药里有一味药 叫大将军 是一种黑色的虫子 请问是什么 我查了本草 好象没这味药 九香虫本草里也无记载 另外,我自学中医也有段时间了,但越看觉得要学的东西越多,我现在最大的疑问就是,在一个方剂中,药的用量,我不知道该怎么使唤。要我死记,我似乎也记不得。希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21:11 编辑 本人素患头痛、伴颈肩僵硬。 用药无数,未能痊愈。 一日偶见《辨证录》一文,豁然开朗,知明病机。 然方剂未可求也。盼高人指点。 救破汤方论、方剂组成。拜谢!!!! 原文 人有头痛如破走来走去无一定之位者,此饮酒之后当风而卧,风邪乘酒气之出入而中也,酒气既散而风 ...
方剂1 白果仁1枚,鸡蛋1个 制用法:将鸡蛋打个小洞,把白果仁装入鸡蛋内,放碗内蒸至鸡蛋清定稳白果仁时,再将鸡蛋放入水内,煮熟即可。蛋 适应症:遗精频繁,经久不愈 方剂2 菟丝子15克,猪瘦肉120克 制用法:同煮烂,食肉喝汤。 适应症:滑精 方剂3 生核桃仁60克 制用法:每日1剂,连服月余。 适应症:遗精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21:14 编辑 热者寒之」是中医的治则之一。临床上针对热毒引发的扁桃腺炎、肺炎、 支气管炎等上焦感染,及由湿热引发的胆囊炎、尿道感染、疔疮热疖等中下焦病 变而病人出现高热神昏、烦躁口渴、喜冷饮、舌红、口疮、便秘、尿赤黄等热性 症状,中医采取「热者寒之」正治法,施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21:13 编辑 中药汤剂服用剂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能不能顺利痊愈,所以古今 医家都非常重视与讲究。以下我们从二方面来对此加以说明: (一)每天应服汤剂的剂数 一般中药汤剂以每天服用一剂(帖)为原则,不过若遇到罹患急性病,或高 烧不退、四肢冰冷等病 ...
临床上必须遵守睡前服用的方剂有以下两类: (一)安神剂 凡重镇安神(朱砂、磁石、龙齿等),或滋养安神(酸枣仁、柏子仁、龙眼 肉等)药物为主要组成方剂,统称为「安神剂」。其具备镇静安神、滋补养阴等 功效,一般用来治疗罹患惊恐喜怒无常、烦躁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的病人,临 床常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21:14 编辑 所谓饭後服用是指进食後、间隔三十分钟至一个小时再行服用方剂。选择饭 後服用的意义有二:一是防止药物本身所含的强烈药性刺激胃肠道黏膜;二乃利 用胃肠道 的食物阻滞药剂迅速下行,延长有效成分被吸收的时间,以发挥最大 疗效。也分为三类: 坏人的插 ...
好消息!< 一书出版发行了!此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09月出版发行!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21:15 编辑 第一章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 ...
民间医生的心声和建议 ——薛福清(2005/11/3号的中国中医药报第四版) 读近日中国中医药报“关于传统医药立法的探讨和建议”征稿通知,年过花甲的我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感到传统医药的春天真正要来到了。欣喜之余,愿借贵报一角,说说我的心情与建议。 我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拜师学医的,在恩师指导下,认真系统地学 ...
各位兄台已传得汗牛充栋了。敬佩!不知哪位高手能搞到: 明德中医系列软件(破解注册版的)—— 明德中医药典--中医方剂 V5.2 明德中医药典--中医药材 V5.2 等等及其它此类软件。 翘首以盼!各位费心! 为感谢各位同道仁兄的分享、支援之情,再上传一本《中医方剂快速记忆法》.pdf 是用下载的pdg转的,供参考。 ...
我 们 的 祖 先 通 过 长 期 的 实 践 和 内 省 , 总 结 出 了 一 套 对 世 界 万 物 相 互 关 系 及 演 化 规 律 进 行 描 述 的 完 整 的 符 号 系 统 , 这 就 是 易 学 中 的 易 卦 系 统 。 “ 不 研 易 , 不 可 为 良 医 ! ” 我 国 自 成 体 系 的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 如 阴 阳 学 说 、 五行 学 说、 气 学 说 ...
我们时常在报纸杂志上或坊间书籍上看到“五术”这个名词,但什么是“五术”呢?所谓“五术”就是――“山、医、命、相、卜”这五门学问,它以易经为范本,是人类为了追求人生幸福而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一门趋吉避凶的学科。 以下给大家简介一下“五术”: 一、所谓“山”就是通过筑基、玄典、武学、食疗、符咒 ...
一、李时珍其人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