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百病望诊之望面色

2011/2/22 01:52| 发布者: 浔峰村夫| 查看: 14991| 评论: 0

摘要: 百病望诊之望面色 (一)面部色泽 色与泽的异常变化,是人体不同病理反映的表现。不同的色 反映着不同的病证,而泽则反映着机体精气的盛衰。一般而言,凡 气色鲜明、荣润的,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表,其病易 ...
百病望诊之望面色
    (一)面部色泽
    色与泽的异常变化,是人体不同病理反映的表现。不同的色
反映着不同的病证,而泽则反映着机体精气的盛衰。一般而言,凡
气色鲜明、荣润的,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表,其病易治,预后
良好;如面色晦暗、枯稿的,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预后欠
佳。
    (二)五色善恶
    凡面色明润含蓄者为善色,表示脏腑并未大伤,神气仍旺,预
后良好;若面色晦暗暴露者为恶色,说明五脏之中有一脏败坏,或
胃气已伤,精气大亏而神已衰,预后不良。由恶色转茶色的,是
病有转机;由喜色转恶色的,则是病情加重。
    此外,病与色也有相应与不相应之分,病与色相应为正病正
色,若反见它色,病与色不相应,称为病色交错。病色交错之中,
又有相生相克的善恶关系,相生为顺,病情多不严重;相克为逆;
证多凶险。例如肝病见青色为相应,是疾病的正常现象(相应);
若见黑色(水生木)或赤色(木生火),是不相应中的相生之色,
属顺证;若见黄色(木克主)或白色(金克木),是不相应中的相
克之色,属逆证。余脏仿此。
    病人的面部有时有相兼的颜色出现,相兼之色可分见于不同
部位,也可浑然一体。如白色兼黑、兼黄为相生之色,兼青、兼
赤为相克之色。依旧是相生为顺,相克为逆。但在临床上要灵活
应用,不可拘泥于此而过于机械。
    (三)望色十法
    1.浮沉:浮是指色显露于皮肤之表,一般出现在疾病初起,
提示病在表、在腑;沉是指色隐约于皮肤之内,提示病在里、在
脏。病色初浮而后沉,为病从表入里,由浅入深;反之,病色由
沉而转浮,提示病情好转,或病邪欲解。如果久病、重病反见两
颧浮红,是虚阳浮越的表现,提示病情危重。
    2.清浊:清是指面色明亮,病属阳证;浊是指色泽晦暗混浊,
病属阴证。病色由清转浊,为阳证转阴证;由浊转清,为病由阴
出阳。
    3.微甚:微为色浅谈,多见于正气虚或病邪轻;甚为色深浓,
多见于邪气盛或病势重。
    4.散抟:散是指病色疏离,如云彻散,为病程比较短暂,邪
未积聚的表现;抟是指病色空滞、团聚,为病久不解,病情深重。
病色由散变抟,为病情加重;由抟而散,为病情减轻或病邪欲解。
    5.泽夭:泽是指肤色明润有光采,提示虽病而气血未衰,病
有生机;夭是指肤色枯槁,提示精气受损。先泽后夭,多为病趋
严重,病情恶化;先夭后泽,多为正气渐复,病有转机。
      (四)面部五色
    1.青色;青色内应于肝,为足厥阴肝经之本色。主寒、主痛、
  主气滞、主血瘀、主惊风等。
  青色主要由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滞所致。如寒甚或痛极,可
  致经脉拘急,阻碍气血运行而致面色发青或青紫。阳气不足,不
  能温运血脉,气血运行迟缓,或气机变滞,血行不畅,均可出现
  青色。
      面色青紫,甚则青灰,可见于心阳暴脱、心血瘀阻的真心痛
  发作时;面色口唇青紫,可见于肺气闭塞、呼吸不利时;某些心
  脏疾患,可导致面色、口唇持续青紫。
    2. 赤色:赤色内应于心,为手少阴心经之本色。主热证。赤
  甚为实热,微赤为虚热
      满面通红,兼高热烦躁汗出,多见于热性病热盛期;面红目
  赤,头胀头痛烘热阵作,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午后颧
  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多为阴虚火旺;如久病、危重病患者,
  突然出现颧颊绯红如妆,或如涂油彩,伴呼吸短促,汗出肢冷,脉
  微欲绝,为阴盛格阳,虚阳浮越的戴阳证,属真寒假热的危重征
  象。而肺病若见赤色,多属难治。
      3.黄色:黄色内应于脾,为足太阴脾经之本色。主虚证、主
  湿证。多因脾失健运,气血不充;或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滞;或
  水湿蕴结脾胃,熏蒸肝胆;或胆汁瘀积肝胆;或感受疫毒等所致。
      面色淡黄,枯槁不泽,肌肤失荣.形肉瘦弱者,称为萎黄,多
  因脾胃气虚、长期慢性失血、小儿疳积、虫证等致营血不能上荣
  所致;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因脾气虚弱,湿邪内阻所致。
      面目肌肤一身尽黄,称为黄疸,多由脾胃、肝胆湿邪阻滞,或
  瘀血内停日久等原因,导致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色黄
  而晦暗如烟熏者,称为阴黄,多由寒湿内停,困遏脾阳成瘀阻日
  久而成;色黄而鲜明如橘皮者,称为阳黄,为肝胆湿热蕴蒸所致;
发病急骤,面目深黄,伴高热神昏,发斑吐衄者,称为急黄或瘟
黄,因感受时行疫疠所致。
    4白色:白色内应于肺,为手太阴肺经之本色。主虚证、主
寒证、主脱血、主夺气。白为气血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
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或失血耗气,血脉不充;或暴吐暴下,
阳气暴脱;或外寒侵袭,经脉收引等,皆可致面色发白。
    面色谈白无华,口唇、爪甲均无血色,称为淡白,为营血不
足之征;面色白而虚浮,称为(白+光)白,多为阳气不足,水湿泛滥。面
色白中带青,称为苍白,如伴见形寒腹痛,多为外感寒邪,或阳
阴盛,阴寒凝滞,经脉拘急;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
漓,四肢厥冷,常为阳气暴脱的征候。
    5黑色:黑色内应于肾,为足少阴肾经之本色。主肾虚、主
寒证、主病证、主水饮和瘀血。肾为水脏,阳虚水饮不化,水气
上泛;或阴寒内盛,血失温养;或肾精亏耗;或阴火内戕,或瘀
血内停日久,均可见黑色。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由瘀血日久所致;面色黑而干焦,提
示肾精久耗;面黑如煤炲,环口黧黑;为足少阴肾经之气绝;目
眶周围见黑色,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
而色黑而暗淡,多为阳衰阴盛之候;面部黑褐斑,常见于老年人
精虚衰,也可见于血瘀、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病证。

本文内容由 xuefo 提供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