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医之治未病[原创]

2011/6/3 18:42|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890| 评论: 0

摘要: 中医之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医圣张仲景也说“上工治未病”。可见,能够治未病者,非一般人可为,而是圣人、上工才能做到。所谓上工,就是高明的 ...

中医之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医圣张仲景也说“上工治未病”。可见,能够治未病者,非一般人可为,而是圣人、上工才能做到。所谓上工,就是高明的医生。那么,什么是治未病呢?一是未病就先治,防患于未然。如上面提到的《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及《刺热篇》所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是对疾病的主动出击。并指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病已成才治,与未病先防治相比,肯定是晚了。二是有病早治、已病防变。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及仲景所说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一本治未病(已病防变)的典范,如第4、第5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就是告诉医生,时时要注意病的传变。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则告诉人们防传变的具体治法。在已病防变上,历代很多名医均有论述,在此我就不必多说,相比较而言,对疾病主动出击的未病先防先治却更为重要,这不但是上工之法,而是圣人之治,可以说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很多人都知道,中医的治未病就是以防为主,就象现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那样的工作。然而,中医治病主要是讲辩证论治。未病之时,人的色脉未变,阴阳未异,你凭什么来治啊?你中医又没有象现代医学的病毒学、细菌学等知识,及疫苗糖丸等预防接种方法,你说的预防为主,不是说来听听而已吗?是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论著中,的确难得见到预防的专著,好象也没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讲法。虽然种牛豆为中国所发明,但却看不出中医理论对牛豆的发明有什么指导作用。中医的治未病真的是难以操作的理论而已吗?非也!那么,在未病之时是如何治的呢?有什么可操作性的方法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浅见,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中医界的重视。
一、     要对疾病流行的规律有预见性
要想有效地预防疾病,就必须要对疾病流行的规律有所掌握,如何才能掌握疾病的流行规律呢?按中国古圣人的理论,万物皆天地所生,《内经》也多处提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素问宝命全形篇》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等等。总之,一部《黄帝内经》都是在不厌其烦地强调大自然对万物的影响,特别是对人体的影响,即天地之阴阳对人体之阴阳的作用。那么,要掌握疾病的流行规律,就势必要了解天地自然规律的阴阳变化。这在《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中,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五运六气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对宇宙万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是告诉人们如何了解推测每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一般情况及特殊情况。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知识,所以,要想做一个能治未病的圣人或上工,就必须精通运气学说不可!正如《内经.灵兰秘典论》所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如果不懂运气的变化,连“工”都不可为,更谈不上能为治未病的“上工”了。
下面我用一个病案来说明五运六气理论对治未病的应用。
某男,生于庚戌年十月初七,一向健壮,于2000年下半年,因患尿路感染,经医科大附院检验为支原体、依原体感染。医生开给强力霉素服用,三个月后检查已转阴。两年后,自觉尿道又有不适,自以为病又复发,便自购罗红霉素服用。不久出现血尿,此时本应停止使用抗生素。不幸的是,患者以为病毒不除所引起,再继续服用抗生素,过完2003年春节后,到医院检查,发现严重贫血而入院治疗。本来住进了一个省级的中医学院附院(三甲医院),应该会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最少不会使病情恶化而至于差点丢掉性命。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中医学院附院却不是按中医诊治,而是用西医的各种器械做检查,搞化验诊断,再用抗生素来治疗。而且越用越尖端,如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我不知道此药,第一次听患者家属说)之类,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最后出现肾衰竭而住进ICU病房抢救,直至昏迷不省人事。在完全绝望的时候,幸好患者社区的医生提醒:是否可用安宫牛黄丸一试?中医学院的教授、主任医师们才如梦初醒,出于安全考虑(实为医生们的责任安全考虑),还是要求家属签字。出乎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们的意料之外,服用安宫牛黄丸的患者竟然活过来了!此时的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们应该对中药有点信心了吧?不!他们只相信科学——西医。致使该患者得益于安宫牛黄丸之功,捡回来一条性命之后,又被只相信西医的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们,用抗生素、激素等“先进”药物,以及插管、穿刺、透析等“先进”疗法,将急性肾炎治“好”到慢性肾炎。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为医院创收48万多元,如果用中医,能有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吗?
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本来应该说滥用抗生素才出现危害大,但在此病例中,你是无法说医生们是滥用,就算你能看到病历,也不会有滥用的可能,所以就省略了。)特别是肝肾先天不足的人。(从出生时象及阴阳五行人中,可以知道某人的先天属性),但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不是本文的话题,不作讨论,在此只讨论中医理论对治未病的指导作用。从患出生的时象来看,庚戌年的五运六气为:
中运是:金运有余
司天是:太阳寒水
在泉是:太阴湿
十月初七为五之气,
主气为:阳明燥金
客气为:少阴君火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该患者的肺、脾、肾三脏及其相表里的大肠、胃、膀胱最易受邪,而且容易因寒、湿、燥而引起发病。这是他的出生时象所固有的,别无更改。因为庚辰、庚戌年的常数为“寒化一,清化九,雨化五,正化度也”,一、六为水,在脏属肾,四、九为金,在脏属肺,五、十为土,在脏属脾。在当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出生时象后,再加上此人的阴阳五行属相,(我这里所说的五行属相,是指按《灵枢经. 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篇》所指的属相,而非算命先生所说的阴阳五行属相。)就可以预先知道此人何脏易受邪,何年易患何种病等,不就可以预先给予防治了吗?如上例患者,我们知道他肺脾肾易被寒湿燥邪所伤,就可以让他平時多注意,多吃些润肺温脾肾的中药,特别是在乙庚、丙辛之年;辰戌、丑未之岁更要注意。再看此例患者发病的时象就清楚,2000年是庚辰年,和患者出生的时象一样,中运为金运有余,司天为太阳寒水,在泉为太阴湿土,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阴湿土。寒湿之气相叠加,患者偏于寒湿的肾脾之脏就如雪上加霜。所以当年患尿道感染,即中医的淋证,也就是肾和膀胱的病,正所谓“邪之所聚,其气必虚”故也。虽然以西药对症治疗得以痊愈,然就象阿富汗驱塔利班请来了美国兵一样,邪虽暂服,而本亦更虚矣,实为身体留下隐患。西医的治病大抵如此,而不象中医 “调其阴阳,以平为期” 的真正康复之治。正因为中医治病是调平阴阳而治,所以,中医对治未病是很有操作性的。正如“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


二、     对每个人的体质,医生要有望而知之的本事


在《黄帝内经.灵枢》里,有一篇叫《阴阳二十五人》的文章,专门讲人的个体分类,共分为二十五类,并论述了年加的计算方法,是中医对人体体质学的基础。再加上上面所说的出生时象,就可以掌握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对治未病就更有针对性。下面举木形之人为例,简述如下。经曰:“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括括然。


……黄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岐伯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黄帝曰:其形色相胜之时,年加可知乎?岐伯曰:凡年忌上下之人,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


……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从经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木形之人可分为上角、大角、左角、钛角、判角五种类型。其他的火、土、金、水亦各有五类,五五二十五,故称《阴阳二十五人》。在古代五音中,角音为木,故用角来表示木形之人。其中上角为正木形,其次按禀木气的偏盛分为左右上下四种类型,左上为大角,左下为判角,右上为钛角,右下为左角。从形体中分清五种类型后,再从头面、四肢的胡须、汗毛的多少,皮肤的厚薄,肌肉的肥瘦中分清血气的盛衰。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面色偏青(苍白),头较小,脸长,肩膀大,腰板直,身小,手足美。就可以认定为木形之人,这种人一般脑力强,体力弱。对温热的耐受力强,对寒冷的耐受力差(能春夏,不能秋冬)。如果木形之人,出生的时象又偏多寒湿之气,而且又是气血皆少之人,那他的体质阴寒就更重了,就更“能春夏,不能秋冬”了。如果恰逢大忌之年,又是寒水司天,湿土在泉;或湿土司天,寒水在泉之岁,那就很有可能得大病,或病危。对这样的人,我们就可以在秋冬来临之际,给予补气固表温阳固肾之治,这就是治未病。其他类型仿此。


然而,为什么中医历来主张的治未病没能被推广普及呢?这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明白的问题,在此只简单说说。概括地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者为医者方面,二者为患者方面,三者为社会方面。作为医者,在医术上,他必须是个“上工”,能精通中医的传统理论及各种诊治方法。并且要有仁者之心,圣人之德。为什么呢?是想,在人还没病时,你出于防患于未然,帮他提出防治方案,使他可以平安渡过可能夺他性命的忌年。他就从来没得病,起码没得大病,他凭什么相信是因为你的预防措施而使他平安呢?这是很难证明的。所以,在这基础上,你能向他收取多少酬劳?我敢说,你向他收500元,他肯定说你收费太贵。但是,当他病重要救命时,即到了“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时,你能救他一命,就是收他5万,他也心甘情愿,而不觉得贵。正因为如此,就算医生们都掌握上工治未病的医术,也是难以实施的,只有施恩不图报之大仁者,才能乐于施为。所以《内经》中才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在患者方面,必须全民都知道一点中医治未病的道理,相信中医是可以帮助自己预防疾病。深信是中医使自己在本应得病,或很可能得大病的年份,让自己平安,或只患小恙。这样,他才能知道,他付出的500元,是可能免除了要用5万元或更多的钱,他就觉得合算。要使医患双方都达到治未病的水平,关键是有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最起码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在资本为尊的资本主义社会,或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都是不可能让医患双方达到治未病的水平。这就是第三个方面的原因,也是个人无法解决的原因。

本文内容由 zsx98898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