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如何与孩子沟通钱的问题?

2011/7/4 22:26|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4646| 评论: 0

摘要: 作者: 罗大伦 在我们人类社会,太多的人因为金钱的得失而焦虑,因为焦虑而患病,清代人李宝嘉在《官场现行记》里面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人人皆知的俗语,成了这个问题的极致表现。可见思财 ...
  作者: 罗大伦
在我们人类社会,太多的人因为金钱的得失而焦虑,因为焦虑而患病,清代人李宝嘉在《官场现行记》里面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人人皆知的俗语,成了这个问题的极致表现。可见思财与健康关系密切。我们人人都希望孩子幸福,希望孩子有一个客观的财富观,这样孩子才能正确看待金钱,也才能不至于因此而不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财富观呢?大家可以多多探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可是,目前在中国基本是空白,我们多数人只是告诉孩子钱很重要,要多多赚钱,其实这里面问题多多。
下面继续贴出我妹妹罗玲写的她的思考,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提出更多的思路,为了孩子。
——————以下引用罗玲文章:
财富观与付出
理财教育
现在的家长们都很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我们开始听说到一个新的词:财商。
重视理财教育,是因为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金钱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孩子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的一生。
我非常支持教孩子去理财。我的小孩很小就知道去商店买东西。姥姥常常批评我:“看你把孩子教的,不去花点钱就难受。”我嘿嘿笑着说:“知道花钱,以后才好教理财呀。”实际也的确如此。在她熟悉了花钱这件事以后,我就常常跟她做交易:我们省下买什么的钱,才能去做另一件什么事。虽然两件事的花费其实根本不等价,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方便的约束她的方法。她每次都能很好地接受,她自己还常常提出类似的建议,比如省下坐公共汽车的钱去打车!
在我看来,教孩子理财,其意义并不仅仅关乎钱。跟学会挣钱和管理钱相比,理财教育的更大意义是教给孩子学到自律、延迟满足,以及独立去规划、选择、判断等能力。教理财跟教孩子穿衣叠被一样,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事情,长大能过上独立的、有条理的生活。
而在理财教育中,最关键的环节不是开账户、计划零花钱,而是帮助孩子去认识钱的本质,教给孩子正确的对待钱的态度,也就是健康的金钱观。
金钱观——为钱而工作?
我们家长自己是否具有健康的金钱观?我想很多家长不能给出比较自信的回答。
比如说,我们看看自己有多大程度上是为了钱而工作。
大人在单位加班,回来晚了。孩子闹,大人烦。这时家长会怎样做呢?有的家长情不自禁地要教育孩子:“闹什么?我加班还不就是为了给你多挣点钱?我这么累为了谁?……”然后气呼呼地去做家务。孩子可能没话了,但是显然不会痛快。
我们仔细分析,在这样的情节里,家长给孩子传达了这样几个信息:工作是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钱;孩子要为大人的痛苦负责。
如果家长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孩子讲自己虽然很辛苦,但是在工作上接受了挑战、完成了任务,很有成就感。就是说跟孩子分享工作中的乐趣。然后再请孩子给自己倒点水喝。喝了水,家长表示感谢,夸孩子真懂事。如此一来,不仅大家都很开心,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很多家长会说,天哪,真的筋疲力尽、被工作榨干了的时候,谁能做得到啊!
我们觉得难以做到,就是因为平时我们并非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更多的是为了挣钱谋生而去工作。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省略掉钱的环节。假如你上班挣到的都是小红花。每月你定期领取固定数额小红花,搞定客户、谈成项目还有更多的小红花提成。然后你可以去福利机构领取刚好够用的生活物资。那么,你还有多大的动力去努力工作?
这个回答很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你个人,更关系到你的孩子对待学习和未来对待工作将抱有怎样的态度。
一方面,如果我们大人为钱而努力工作,那么我们就是在期望孩子为了钱而努力学习。我们实际上不也常常这样教育孩子吗: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拿高薪……
很多家长甚至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当然很有问题,因为这是扭曲的价值观。况且,学习动机不对,学习效果也注定不会好。
另一方面,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工作态度和对钱的态度,都会被孩子学去。
孩子时刻都在偷听大人的谈话。大人间谈论的是对工作报酬的计较、还是对工作本身的热情,孩子一听便知。如果你刚刚抱怨一通奖金不合理,然后扭头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这恐怕不太会奏效,或者说,如果奏效那就坏了。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就是他的工作。大人为钱而工作,就好比孩子为了成绩而学习。大人计较报酬,孩子就学到了计较成绩,并因此而彻底忘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大人怎样对待工作,孩子就学到了该怎样去对待学习。孩子学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自主的、负责的态度,还是一种功利的态度,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做出了怎样的样板。
家长们会说,应试教育环境里,不看成绩怎么能行。实际上,因为热爱事业而工作的人,通常在金钱上也会是成功的。同理,一个能够勇敢地不为了分数而学习,具有了真正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的孩子,通常他的成绩也一定会不错。
如果从长远来看,我们对待钱和工作的态度,会给孩子无比深刻的印象,几乎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有个为了钱而拼命痛苦工作的爸爸,那么孩子长大后几乎必然要重复爸爸的这个模式,因为他恐怕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快乐地工作?那怎么可能?
我们家长当然可以想出各种方法,在孩子面前少谈钱和工作。但是我们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我们老老实实地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地去正心、修身,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
金钱观——用钱来表达爱?
我们是多么习惯于用钱来表达爱呀!我们甚至用钱来证明爱:我乐于把多少钱花在你身上,这几乎等同于我有多爱你。
当了妈妈,我发现用钱来爱孩子,这是多么便捷省事的做法!很多时候,我甚至没等孩子提出要求,我有种主动要为孩子花钱买东西的强烈冲动——只因为太爱她,而其他方式似乎都不足以表达这种爱。
那天,我的小孩翻出了一个空的彩虹糖的盒,有了想法。她举着盒子,郑重其事地说:“妈妈,家里没有彩虹糖了(就像说家里没有酱油了一样),我们需要买新的彩虹糖。等哪天,我们真的去小超市买一个新的彩虹糖!”她已经尽可能说得很策略、很客观了。我一脸慈祥地笑着看她,然后无比真诚地说:“妈妈爱你!”再看她那表情——有点想白我一眼,可惜还没学会。
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我通常不做过多的讨论和解释。因为一旦搭腔,那就上了她的当,难以收场了。所以,她基本上已经知道了这是一种拒绝的方式。
其实,我的回答也并非完全的不相干——“虽然妈妈不会给你买,但是妈妈仍然爱你!”
我真的非常不希望让钱去扮演爱的载体的角色。很多时候,我仍然情不自禁地想给她买东西,但是我真的是在努力寻找不通过钱来表达爱的方法。
我想,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要让钱退位,不要挡在我们和孩子之间。我们要把钱还原成工具的角色,就像文具之于学生、炒勺之于主妇、电脑之于孩子爸。
如果我们家长能做到尽量不用钱去爱孩子,那么孩子不仅能学会正确地表达爱的方式,更能在未来的一生里更清晰地辨认出他人的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真爱。
当孩子学会了不用钱去爱自己、爱他人时,他会少了无数烦恼,会体验到更幸福的人生。
花钱与节俭
我的小孩在两岁半时曾迷恋一阵《赛车总动员》。一次,在超市里看到一种路霸车的车模,60多元,当时她也没决定买。晚上临睡前,忽然想起来,说要买路霸。我说太贵了。她一听有点急了,情急之下顺口推理出一句名言:“我认为贵的好!”听得我吓一跳,心里直冒冷汗!
不仅是她这么认为,我们多数人也都这么想。认为贵的好,就是说我们相信钱能完全代表价值。而实际上,这是多么不符合真相啊!
记得前一阵翻看过一位最有人气的年轻作家的新小说,发现里面除了一如既往的自恋情结以外,多出了许多价签。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人物每次出场,都是浑身挂满价签:某某挎着个3000元的某某牌包包走过来;某某吃了一口在某某店买的300元一盒的进口水果;……我想作者是有些夸张了,或许他是在嘲讽,或者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中——那个群体不仅人人富有,而且他们观察人的眼光跟正常人都不太一样。总之,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还不至于这样病态。
但是,他的这本小说跟他过去的作品一样销量超好,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很多孩子是看着这些价签长大的,并且孩子们会认为书里的场景是电视广告般理想而美好的生活样板,是他们应该去效法、去追求的。这让我很担心。
在这种拜金主义浓郁的氛围里,我们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我们骂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反省自己,因为社会就是由我们组成的。
其实,家长们都懂得让孩子不追求物质享受、不迷恋奢侈品的道理,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学会节约,能简朴地生活。我知道物质追求永无止境。我们明白,在物质享受方面,先苦后甜比较好——向上走是满足和快乐,向下走是遭罪。至少,即便只是为了减少点养育成本,我们也要想办法控制孩子的物欲。
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这方面常常不太成功?孩子们似乎并没有越来越简朴。很多孩子反倒越是大了,越会高消费了。
如果说家长的身教有问题,我想很多家长会不同意:我们自己是多么节省啊!我们省吃俭用,省下钱来给孩子攒着。
家长省吃俭用地给孩子攒钱,这跟教孩子节俭没什么关系,这等于是由于资源太有限,我们家长宁愿自己委屈,也要让孩子去享受。这种做法本身就有问题——家长和孩子应该同样去消费,平均共享有限的生活费用。
但是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家长是否在内心里真的明白了为什么要节俭,我们是否真的认为自己和孩子应该少花钱,少一些物质享受——即便我们有那些钱、负担得起那些享受。我们是不是在心里仍然认为“有福不享是傻子”、“有钱不花,死了白搭”。
节俭,是否只是因为资金紧张?是否只是基于一种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是否只是一种理财手段,为的是能攒下更多的钱?
节俭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有一次在小区里碰到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我夸她的衣服漂亮,谁知她姥姥说:“这一套两千多元呐!”我听了,一下子觉得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有点可怜。我的小孩的衣服基本都是四、五十元一件。我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一百元以下的穿了好几年的衣服。在我看来,千元以上的衣服,不论多好看,都是荒谬的。
小女孩的姥姥看我的表情,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我也跟他们说不要买这么贵的。小孩子穿一年就不能穿了,太浪费。”
其实我觉得不该给孩子买太贵的东西,不仅仅是因为性价比,也不仅仅因为档次上去了就不好下来,而是因为我有一种看似不怎么科学的想法:我觉得孩子小小的生命消受不起这么多钱。
两千元钱在这个世界上能做多少事情啊!能给这个社会带来多少好的变化!在我看来,这些潜在的可能性就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别说放在孩子身上,就是放在我身上,我都觉得过重,承受不了。不论我做出多大的贡献,成为多了不起的人物,我都不愿意去承受这些负担。
有时,在一些被动的场合,当我不得不享受我认为是过分的奢侈享受时,我心里都会隐隐地感到不安,很不自在。现在仔细想想,我才明白是这个原因。并且我相信我不是特例,我相信多数人都会有同感。
因此我想,节俭的真正动机来自平等心和责任感。如果我们能看到人们是怎样以无数种形式在体现着不平等,并且我们明了自己也置身其中,也有一份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那么,我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安于简朴的生活。
多年前,在国外时曾看到一则专访报道:美国有一位大学教授,查出了权威的全世界平均消费水准,然后多年坚持按照这个标准去消费。就是说,他每月严格限制自己的消费,只留下平均消费水准那个钱数给自己,这些钱或者花掉或者存储,其余的统统捐给慈善机构。他觉得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让他晚上能睡好觉。
巴菲特的儿子在去非洲等地做慈善的过程中,看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后,他说“作为一个西方人,我感到惭愧。”
又提到巴菲特,这让我忽然有点莫名的伤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么重视节俭的美德,那么推崇简朴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现在却要跟资本主义的最大的资本投资者去学习节俭的美德!当然跟谁学都没关系,只要能学到就好。巴菲特也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去看看巴菲特的传记,我们会发现他的节俭程度可能超过我们大多数读者。很多时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花钱的样子就好像我们比巴菲特更富有!
前些年国外开始流行简约生活方式,就是放慢节奏,少挣钱,同时不去追求物质生活的奢华,少买名牌,少开好车甚至不开车。总之,就是从拼命挣钱再拼命花钱的怪圈里跳出来,去感受简单的、属于自己心灵的生活。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人会说这是社会倒退。在我看来,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这是一种进步。
前面说过,花钱是理财教育的开端。现在要说,花钱是理财教育的终结。钱的多少是相对的。钱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它是以怎样的方式被花掉的。2000元很多,但是如果只买一副太阳镜,那它就变得很少。50元钱,如果给一个农村孩子,那它就变成很多钱。同样多的钱,其价值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轻如鸿毛。
因此,我们的孩子是否富有,并不完全在于他挣到了多少钱,更在于他怎样去花他的钱。如果我们能培养出孩子高高兴兴地过简朴生活的能力,能教给孩子更明智地花钱的智慧,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更富有。
那么,什么是比较好的花钱的方法呢?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推荐一种。在理财意识较强的人看来,大概这也算是一种投资吧。
佛教布施与吸引力法则
佛教里把付出、给予、做慈善叫布施。佛教讲了三种布施,以及各自将得到哪些回报。最初,我以为这样讲就是佛陀为了让我们这些过于关注自我利益的世人去行善,特意编了一些具体的奖励机制。后来我发现,这些回报其实说的很可能是事实,不是佛在忽悠我们。
有两种布施的回报比较好理解,即使用常识也能讲得通。
第一种布施:法布施得智慧,就是说,当你无私无偿地传授知识时,你会得到更多的智慧。这是自然。一个能无偿地、无私地去传授知识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知识、渴求真理的人,因而也必然更有智慧。况且教学相长么,当过老师的人都有切身体会。现在是竞争社会,很多人觉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自己这点东西就是自己的竞争力,给了别人,自己靠什么混饭吃。这样想的人自然不会得到真正的智慧。当然实际的道理可能更复杂。
第二种布施: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就是说,给患难中的、病痛中的人付出、救助,这可以让我们更健康长寿。这也比较好理解。首先,关心病痛的人、受难的人,这会使得我们更重视健康,更珍视自己的生活。其次,看到自己能够缓解他人的痛苦,这可以给我们的内心带来满足感,我们的身心将因此更和谐,因而也更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明。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在两个以上志愿者机构工作过的人,比那些从未做过志愿者工作的人,在55岁以后死亡率低44%!这个数字相当有说服力。做志愿者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影响,仅次于戒烟(49%)的影响,远远大于锻炼身体等其他因素(为了长寿,拿出点锻炼身体的时间去帮助别人吧)——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对2000人所做的研究的结果——罗大伦注。
第三种布施:财布施得钱财——施舍钱财可以得到更多钱财方面的回报。这个似乎我们不太容易从直观上看出来。我们通常讲理财,首先是要存钱,少花钱;其次是要投资,让钱去干活,去挣更多的钱。虽然我们也听说过“舍得”的说法,有舍才能有得,但是究竟为什么会如此呢?这背后有什么道理呢?
说到这,想停下来,谈谈现在很流行的吸引力法则。
我对吸引力法则的研究不多,但我很早就听说过类似的意思。
十多年前,在国外时看成功学书,就曾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这位导师教我们,要想富足有钱,首先要把自己当作有钱人去生活。我们要像有钱人一样花钱(这也不太好办到,是吧),要写下“我很有钱”这样的口号贴在家里四处,并且每天要大声说出来:“我很有钱!”。记得当时看到这些我很不理解,自然也不相信。我还开玩笑说:我也很想这样做,就怕被贼听到。
现在很流行吸引力法则。我们常常能听到“心想事成”、“向宇宙下订单”等说法。
吸引力法则的理论依据大致是:世间万物都是能量的振动,而振动有同频相吸的特点,因此具有相同振动频率的事物就互相吸引。当我们专注去想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时,宇宙中的这类东西就会感受到我们思想的频率,从而自动被吸引过来,我们就得以心想事成,我们向宇宙下订单就是有效的。
这个理论,或者说这个假说究竟有怎样的可信度,我当然说不清楚。即便你问最前沿的世界知名科学家,你是支持平行宇宙论还是支持哥本哈根说法,科学家们也是各有各的说法,并且每个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所相信的理论也不同。
所以这里说的一切都只是当作假说来讨论。
以我个人的理解,吸引力法则是有的,只是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有偏差,因此得出的做法就有出入。人们照着去做,不见得总能心想事成。
问题在哪?
首先,人的意识对外部世界的确有影响。虽然具体的影响方式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据量子物理理论、根据对DNA的研究、根据对人体的生物能场的研究,我们真的可以说人的情绪和意识是有能力改变周围世界的。
那么,影响的方式是怎样的呢?许多人根据对人类各流派古老智慧的挖掘和整理、对众多人生经历的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宇宙中的事物会对你的真实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情绪产生反应,受到吸引,也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
宇宙究竟会被你的什么所吸引,在我看来,很多人对此有误解。
我曾看到有个别的灵性导师说,我们在祈祷时,总是祈求得到什么,这是错误的祈祷方式,因为这种祈求背后真实的心态就是匮乏,宇宙会对此做出反应,给你更多的匮乏。正确的祈祷方式是感激,因为感激反应的是富足的心态,因此会吸引来富足。
这个说法我比较赞同。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很多时候祈祷的效果不大,为什么有的人拼命向宇宙下订单却得不到回应。
对此我可以给出一个具有妈妈风格的解释:当妈妈的都知道,最好的哄孩子睡觉的方法就是跟他一起睡着。如果我们以为意识有作用,在脑子里拼命地念叨:“快睡!快睡!”,那将适得其反,因为那传达出的是一种焦躁的情绪,只能让孩子更焦躁。我们只能用睡意来吸引睡意。
美国人格雷格.布雷登曾是航空计算机系统专家,后来专门去研究量子物理等新科学和各民族古老智慧之间的联系。他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收集最新的科研成果,采访科学家、西藏寺庙的住持,研究考古发现的未经删改的《圣经》等等。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可以通过情绪、感觉跟宇宙对话。正确的祈祷方式是,要感觉到你正生活在你祈祷的目标之中,感觉你的祈祷已经得到回应。同时,他还有补充——并不是任何感受都可以,我们的祈祷最好是出自一个不基于自我的欲望。
我觉得他的这些结论很有道理。不过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继续深入去探讨这个结论的应用。他后来的研究又转向其他方面。
根据这个结论,我觉得我们不难发现流行的吸引力法则的做法有哪些问题。
比如,是不是大喊“我要有钱”就能吸引来钱?当然不是,因为这种做法体现的是对钱的渴望,在根本上是贫穷的心态,那只会吸引来贫穷。花钱能不能吸引来更多的钱?那要看钱是怎样花的,以及花钱时是怎样的心态。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而花钱,那么,这背后的心态是不安全感,它只能吸引来更多的不安全。如果是想“有钱不花,死了白搭”,那这是什么心态,大家可以自己去猜。
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内心真正富足的心态去花钱,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内心富足的状态呢?我觉得回答是做慈善。我们很多人都想象过一旦自己中彩票会做什么,大概做慈善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事情吧。如果你将有保障地、无止境地富有,那么你可能会很安心地做慈善。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做慈善,做布施,才是真正体现着无限富足的、纯粹善良的心态,这种心态才会吸引来更多财富。
不过做慈善、做布施就一定能保证富足吗?也未见得,因为那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用佛教的词,叫“起心动念”。如果你做慈善是为了出名、为了吸引钱财、为了赎罪、为了炫耀优越感,总之,为了帮助他人以外的任何目的,那么你的动机不纯,起心动念有问题,当然是吸引不来任何钱财的。按照佛教的说法,区分善恶看的就是起心动念。以恶的心做善事,那也是恶,也将得到恶的回报。这也就是吸引力法则中所说的,宇宙是对你的心态和情绪做的回应。
至此,我们大概推理出了财布施得钱财的道理。而且,在我看来,佛教的布施是比祈祷更强有力的向宇宙下订单的方式。当然宇宙的设计很合理,要订单得到回应并不容易,因为要时刻管好我们的念头绝非易事。
仔细想想整个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合理、很有趣的怪圈:私欲很重、拼命祈祷钱财的人,是得不到宇宙的馈赠的。而当你不为私欲所累、一心为他人时,宇宙反倒会给你无尽的财富。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那么多心坏的人都发财了。别急呀,那是大家还没有看到真正的结果,我们不能把一段时间的状态当做结果,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更长的时间,就会发现他们真正的结局。
由此,我想到了沃伦.巴菲特的做法。他只给孩子少量钱财作为事业的启动资金,但是他却给三个孩子每人分了十亿美元的慈善资金,让孩子们去经营。这是一个多么明智的富爸爸呀!他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帮助他人的机会,这恐怕是一个父亲所能给孩子的最好的财富了。
我觉得巴菲特真的很了解钱这个东西。他不仅会挣钱,更明白应该怎样去花钱。他没有让钱财毁掉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没有用钱给孩子带来奢侈、傲慢和无尽的烦恼,而是把钱变成了让孩子去行善的工具。他或许知道,当孩子们把生命中很大一部分精力投身于慈善事业时,孩子们自然会拥有幸福且富足的一生。
其实,做好事不分大小。我们每个家长也都可以学习巴菲特,在自己的力量范围之内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只要孩子有了这样利他的想法,有了好的起心动念,他就将因此得到好的回报。
上面讲这些,并不是让大家都去信佛或者相信吸引力法则。佛法和吸引力法则究竟是不是真理,我们可以仁者见仁。这都不是关键。我们也可以完全不相信这些。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可以不图任何回报,只是凭着内心的良知去简简单单地做个好人,这就很好了。
但是,如果讲的这些能够促使我们淡化自己的私欲,更乐于去帮助他人,有了更强的利他的内在动机,那岂不也是一件好事。
——————以上罗玲文章。
应该说,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罗玲文章中的那个穿两千元的裙子的小女孩的例子非常的好,这样的教育结果,会让孩子习惯以外在的金钱来装饰自己,而忘记了自己本身的价值。有的人确实是这样,当她没有名牌包、名牌服装、名牌车的时候,她会一点都不自信,因为她自己什么都没有。
这与健康相关吗?非常相关,我们太多的人都是因为无法得到这些外在的东西而痛苦,或者是因为曾经得到,后来失去而痛苦,时间长了,就导致了疾病。《黄帝内经》里面,就曾经论述到:“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压力是导致健康的重大杀手,但是很多压力的背后,都有两个字的影子,那就是名和利,如何正确对待它们,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的时候,想得通,未必做的到。
关于这个话题,可谈论的内容非常的多,大家多多思考,多多交流吧!

本文内容由 david92003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