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9。20辩证用药之心脏病讲课纲要

2012/9/22 16:08|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4604| 评论: 0

摘要: 心脏病; 本病的发生首先要区分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本病者,多由身体素虚、情志失调、饮食劳伤等因素引起。一般病情较轻,或无任何症状,而偶发期前收缩或心律失常。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更易发生,而且往往病情严 ...
心脏病
    本病的发生首先要区分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本病者,多由身体素虚、情志失调、饮食劳伤等因素引起。一般病情较轻,或无任何症状,而偶发期前收缩或心律失常。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更易发生,而且往往病情严重。因此,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先要兼顾原发病。
  期前收缩亦称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证见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心房颤动是心脏的搏动快而不规则,发生极快而细的乱颤,脉呈结、散、代、乱象,绝大部分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证见心悸不安、疲乏、气短及晕厥等。心动过速多表现于阵发性,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数天。心律常在160—次/分,平均200次左右。可见于多种病因的心脏病患者,但常发生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证见突发心动过速、心悸、气短,或在发作时精神不安有恐惧感。以上诸病的发病机制有共同特点,一般是虚证居多。多由心脾两虚,肾阳不足,以致阳虚不摄,心神不守,脉失统运,引起心神动悸不安,节律失调,发生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心动过速。此即《内经》所谓:“代则气衰”,“乍疏乍数日死”。本病亦多因虚而致瘀。兼夹瘀血痰浊,阻滞心脉,形成本虚标实、虚中夹实的复杂病机,此多见于由器质性心脏病继发本病的患者,故在治疗上又当标本兼顾。
  论心脏,在生理、病理方面,有其共同处,也有其相异处,因此按现代医学病名分类与祖国医学所分之“门”亦不能尽同。如肺源性心脏病,在祖国医学中可包括于“喘嗽门”、“短气少气门”中;心脏神经官能症则可包含于“怔忡门”、“神志门”中;心绞痛可用心痛、胸痹之疗法。余在临诊时将常见之心脏病分为心阳不振、心阴不足、心绞痛、怔忡四大类。四种类型或单见或兼见,如现代所谓的心内膜炎、心肌炎、心瓣膜病等均综错于四类之中,而以中医之辨证方法施以治疗。
心悸诊治;
    明李?《医学入门》将心分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谓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膈上;神明之心即神,不著色象,为气血所化生(《内经》:“血气者,人之神也”),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李氏所指的血肉之心,即主血脉的心,与循环系统的心脏无异;神明之心相似于大脑的功能。王氏认为,心悸是心脏病变的一个极为常见的症状,中医上是个病名。主神明之心的心悸多是功能性病变,病情较轻,治疗不难;但主血脉之心的器质性病变出现心悸,则病情较重,治疗不易,两者宜明辨;辨之之法,在脉诊上。脉的至数是快是慢,脉搏有力无力,可笼统地辨心悸的虚实寒热,惟脉的节律是否调匀,是辨别心悸轻重的关键,若心悸而伴有脉结、代、促者,往往是心脏病变较重,应以西医的各种检查明确诊断,这样有利于治疗,还可判断预后。
   现代脉学研究证明,脉搏起源于心脏的射血活动,通常情况下,每一次心搏必定相应地在寸口产生一次脉搏,所以,心脏搏动的快慢、有力无力、节律是否调匀等,都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而心脏的搏动除心脏本身的自律性搏动外,还受植物神经的支配。心脏本身的病变或神经功能紊乱均可出现心悸,前者较重,后者较轻。因此,王氏诊治心悸重脉诊,脉证合参,有时甚至舍证从脉来判断心悸的轻重,要求作出明确诊断,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他还指出,《伤寒论》讨论心悸的内容虽不多,但关于惊悸、怵惕、心愦愦的内容不少,治疗经验也很丰富,应深入研究。
   《伤寒论》分心动悸心下悸脐下悸三类,大多与阳气虚和水邪盛(小便不利)联系起来,特别是炙甘草汤证条把心悸与脉结代联系起来,这提示《伤寒论》讨论的心悸属于现代医学的心肌劳损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伴发心源性水肿(不排除其它原因的水肿)。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训“悸”为“心动也”,又训“怵”为“恐”,“惕”为“敬”,“愦”为“乱”。可见,“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脏跳动(正常人通常感觉不到心脏搏动),“怵惕”、“愦愦”可能是病人自觉心脏跳动时感到的不舒适。作了这样界定,就可以只讨论与心悸有关的“心动悸”、“心下悸”、“脐下悸”了。
   仲景所说的“心动悸,脉结代”,无疑是心脏病变,包括心衰、心律失常,故病情较重。“心下悸”通常指的是胃,但心脏也可以表现为心下动悸;“脐下悸”按中医来说,是肾阳虚,水邪为患,但也可能是心脏病患者自觉腹腔动脉搏动。心阳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肾阳虚不能气化水液,常伴见小便不利,水肿。这一类心悸病比较严重,如果出现结、代、促脉,治疗很难,预后很差,必要时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他脏腑的病变,如不寐郁证外感病发烧等,都可能出现心悸,病人甚至可能以心悸、心烦为主要症状来就诊,但通常不严重,绝少有心中??大动之感,也很少出现结代脉,发烧病人可能见促脉。如《伤寒论》265条“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本条可理解为少阳病发热,胃中不和,发汗不当反而加重;胃不和则夜寐不安,睡眠不好,故心中烦而悸。
冠心病标本分析论病机
   中医古代虽无冠心病病名,但据临床证候,如胸痹、胸痛胸闷、心痛、心悸、短气等症状,对本病已早有描述和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阴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类似心肌梗塞的记载。同篇并描述了厥心痛的症状,如“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心”,“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对心绞痛的症状描述是很明确的。《金匮要略》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章论述,将胸痹、心痛、短气联系起来讨论,对本病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法则与方药,此后,历代医家在理论及临床上作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冠心病辨证论治的宝贵经验。本病在“心悸”、“怔忡”中亦有相关的论述。
  本虚—重点在心,旁及四脏袁氏认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首条就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明示胸阳不振,阴邪搏结为冠心病之主要病机,其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虚实互呈,而以本虚为主的证候。追本溯源,治病当求其本,而病之本,本于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在发病中又至为重要。《内经》云:“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阳”位于胸中,心气心阳虚损,则胸阳式微,阳微不运,心血失去推动,流行不畅,可致气滞血瘀,久则心脉瘀阻,出现胸痹心痛短气之证。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夫脉当取之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此之极虚,乃心胸阳气之虚,虚则阴邪乘之,阴乘阳位之机关键在于阳微,故温通心阳,补益心气为治本之要,只要胸阳一振,得以宣发,有如光照万物,阴霾四散。心之能事,又主生血,心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安则心痛怔忡发生;血之不足,心气亦虚,阴阳两虚,痰瘀交阻,发病亦属常见。

  心脏疾患,在中医诊治,并非单从心脏本身着眼,其与脾、肾、肝、肺诸脏关系至切,健脾补肾、和肝、理肺均可达到治疗心脏病之目的,实为祖国医学整体观念之特点。
  (一)心阳不振:在临床习用心气亏表示之。心阳虽非单指心气,然气为阳,血为阴,临床施治中已习用久矣。心阳不振之症状有面白,少气,形寒肢冷,自觉心中空虚,惕惕而动,食减体倦,头眩易汗,时见胸闷,长叹息‘。心为君火,命门为相火,君相楣资,助心阳则用益相火之药,如附子肉桂之属,然须辅以参、芪、苓、术之类。它如鹿茸鹿角胶之类可适当用之。阴阳互根,不可一味补阳,且心脏病亦不宜久用辛温之品,以免伤阴。
  (二)心阴不足:在临床亦习用心血亏表示之。血不足则心无所主,症现心悸不安,夜寐不宁,面色无华,头晕健忘口干舌红。治宜人参五味子为主,辅以归、芪、冬、地、芍等味。此类药中略加木香香附,使之气血沟通,疗效更著。
  1;心绞痛:在现代医学诊断为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等病,常见心绞痛之症状。中医论之可分为数因,有为心虚邪于而痛者,有为阳气郁伏而痛者,有为血因邪泣在络不行而痛者,有为血虚而痛者,有为痰湿阻抑而痛者,总之皆属血行不畅所致。余治此证以丹参三七主药,辅以菖蒲远志,至于瓜萎薤白、二陈及桂枝汤之类亦常用之。丹参活血,通心包络亦可补心,生血去瘀。三七则散瘀定痛强心,两药合用治心绞痛之效果良好。
  2;怔忡:《张氏医通》云:“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
  怔忡多与惊悸并论,症状为惕惕然心动,神气不守,心烦少眠,头晕易惊。本病发生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心脏病人也常有此类症状。治之以朱砂、菖蒲、益智仁茯神酸枣仁、柏于仁、卧蛋草、龙眼肉等。若心动过速,急用仙鹤草、卧蛋草、龙眼肉合冰糖服之,少时即安。上述药味众所熟知,不须解释,但卧蛋草似非常用,须加说明。
  卧蛋草系俗名,载于《本草纲目》石草类,名地锦草,又名雀儿卧单、地朕,药肆中通用卧蛋草名之。功用为“主心气,通血脉,能散血、止血利小便”。已故朱颜大夫曾做动物实验,在全身麻醉之犬静脉注射卧蛋草制剂时,使呼吸兴奋而血压下降。余以卧蛋草伍仙鹤草或龙眼肉、炒远志等药确有宁心作用,尤其对心动过速者,服之能使心动减慢,其效甚显。
  此外,症现脉律不整者,余以生脉散为主方,加龙眼肉、柏子仁治之最效。若心瓣膜病变则常用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使之久服,汤剂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炙甘草汤效果较好。现代医学诊断动脉硬化者,余用阿胶、龟胶、鹿胶、生地白芍天冬麦冬等,临床确有疗效,然其原理则有待研究。若患者见单纯气短无它症者,一味人参即可治之。
   杨某某,女,55岁,住贵阳市团坡桥讲师团宿舍。患房性早搏1年余,经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血压偏高21?3/12kPa(160/90mmHg),因睡眠差,心悸加重,于1993年6月16日来门诊求治。自觉心慌心跳,不能自主,气短,时有胸憋闷,头晕,汗出,夜眠不实,多梦舌淡红,苔少,脉促(数而时一止复来)。辨证为心气(阳)虚,心血不足,用炙甘草汤、酸枣仁汤合方加珍珠母、柏子仁。服3剂后,于6月23日复诊,心慌心悸减轻,清晨稍重,惟觉口干,仍见脉促,以炙甘草汤合补心丸加减,服5剂后,于6月30日来诊,心悸明显缓解,惟睡眠仍差,脉细数,偶一止复来。继用炙甘草汤、补心丸合方加生龙牡,调治1月,心悸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加重。
   按:该患者以阴血亏虚为主,但如果忽视心阳虚的一面,纯用益气、补血滋阴药,则心阳不振,心脉不通,可能会使心悸、胸憋闷加重。炙甘草汤证与补心丸证大体上都可称为气阴两虚,实则有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炙甘草汤在益气补血滋阴药中有桂、姜温通心阳心脉,柔中寓刚,而补心丸则以阴柔取胜。
   2?补心丸证:以心悸为主,常伴有失眠多梦等心肾不交证,脉细,或见结、代、促脉。凡属气阴两虚,以心阴虚为主的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包括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衰、各种原因的心肌劳损、心律失常等,均可按补心丸证论治。天王补心丸中的生脉散能强心复脉,当归、丹参养心血,生地、玄参、二冬滋心阴,远志、柏子仁、茯苓酸枣仁养心安神,五味子、人参收敛补益气阴。
   王氏临床运用本方的经验是,可适当加入芳香醒脾之品,如砂仁、蔻仁、陈皮等,以防阴柔滋腻碍脾运;若见结、代、促脉,可加炙甘草;心肾不交,夜眠不实,心悸益甚者,可加珍珠母、龙骨牡蛎之类潜镇安神;原方中人参可用太子参,必要时用西洋参;五味子不宜超过9克;炙甘草汤证可合用本方,但补心丸不可合用炙甘草汤。
   患者罗某某,女,52岁,贵阳市中山西路银行职工。因外感发烧,咳嗽1月,于1992年11月18日来诊。曾患“预激综合征”,心律不齐,又感染带状疱疹,1月前外感发烧,经用抗生素后,烧退而咳嗽不已,心慌心悸也加重。急则治其标,王氏先治咳嗽后,继治心悸。11月21日复诊,咳嗽渐平,但心慌心悸犹甚,午后潮热,上肢发麻,气短神疲,烦渴,大便秘结,睡眠易惊醒,舌质红,苔黄少,脉细数,律不齐。按心气阴两虚论治,用补心丸加砂仁、火麻仁、龙骨、牡蛎等,疗效不佳,1992年12月2日第四诊,证如前未减,遂于补心丸方中加入瓜蒌、薤白、枳实、炙甘草,连服14剂后心慌心悸缓解,睡眠也改善。1993年3月26日因外感咳嗽3日来诊,心悸未复发。
   按:本例为心气两虚,但单用补心丸加一般重镇安神药效果不显著,加入行气通阳的瓜蒌、薤白、枳实,又用炙甘草9克,效果明显有提高。薤白行气通阳,与桂枝温经通阳不同,又重用炙甘草,似取炙甘草汤法而不用炙甘草汤;枳实宽中下气,药理研究有强心、提高心输出量、升压等作用,是否在方中也起积极作用,有待研究。

本文内容由 玩家天下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