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现代中医思辨录:糖尿病与大澡堂子
小区的蒋哥是个画家,在单位做美工工作。听说我学中医,就让我帮他查查他的病。简单了解了一下,他是皮肤下面长了不少软疙瘩,有小枣那么大,摸上去软软的,不痛不痒,没什么感觉,就是东一个西一个的乱长,过一段时间就可能没了,然后其它地方又长,他也不太管。看过西医,西医管着劳什子叫多发性脂肪瘤,就是起了个名字,说不要紧,将来长大了,不行了动手术。蒋哥知道手术不是办法,东边割了西边还会冒出来,一笑了之。所以来找我想办法。这个东东我判断是痰湿,中医叫痰核,由于脾肾阳虚引起。他身体还不错,希望不吃药,能找些食疗的方子。就上网找了个偏方和一些食疗方法给他。搜索相关资料时,发现罗大伦先生写了不少关于湿邪的文章,非常好。罗先生发现,现代人,由于用了空调和冰箱,寒湿病变多,以南方为例,过去夏天常见的湿热证少了,反倒是寒湿证多起来了。导致寒湿的原因,甚至包括洗澡,罗先生讲,他曾治疗过一个朋友的小孩子,过敏性鼻炎很久,家长每天给孩子洗澡,就让他们改变这个习惯,变成几天一洗,结果只开了一次药,两副药后这个孩子就痊愈了。所以罗先生就建议人们多锻炼,特别是能出汗的。
顺着这个思路我就考虑,现代人,特别是老人,有很多病,糖尿病,心脏病等。过去很少,为什么?如果说锻炼,人上了年龄,就懒得动了。过去的老人,其实锻炼时间和现在的老人可能差不了多少,为什么病不会这么多?除了现在环境、食物毒化以外,是否和寒湿有关呢?如果是,那么寒湿又是从何而来呢?这样就想起了过去的大澡堂子。
00后们,特别是单元房里长大的一代,对大澡堂可能没有概念,因为家里都有洗澡的地方。过去单元房少的时候,人们没有条件在家里洗澡,所以洗澡都去公共浴池、大澡堂子。由于去外面洗澡,不能天天去,一般一周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去一次,所以去的时候,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因为要搓背。到了澡堂,交钱换锁。这种公共浴室,有两种,一种是盆堂,就是一人一个浴盆,一种是大池。盆堂贵,而其一般要排很长时间,甚至几个小时的队才行。所以从小到大,基本洗大池子。到了里面,先到换衣间,脱了衣服,再到大池里面洗。洗的时候,先慢慢下水,因为水很热,腿放进去以后,适应了,再慢慢滑下去,让水淹到脖子这个地方,泡一段时间,大约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等到垢甲,就是长时间不洗澡,一搓,身上掉下来的泥。以前一直不知道这两个字如何写,现在,想想,没准对:就是身上污垢结成的盔甲吧。有点受不了了吧。言归正传,等到垢甲泡软后,先自己搓,把正面、胳膊腿都搓完了,然后和同伴互相搓背,要么手扶在墙上,要么找个地方爬着,听任同伴在背后狠搓,如果搓得太轻了,还要喊“没吃饭匝地,怎么一点劲都没有”,只有使劲搓,才能感觉舒服、爽。现在想想,这个有点中医的刮痧作用了。垢甲搓完后,去淋浴的部分,打上肥皂,(过去香皂是奢侈品),从头到脚,冲干净了,然后才出来。
出来后,必须在换衣间坐好长一段时间,塌塌汗,等头发都干了,才能出去,否则容易感冒。因为澡堂里温度高,待的时间长,又搓又洗,人整个发热,即便出来到了换衣间,汗还在不停地咕嘟咕嘟往出冒,用毛巾擦干一遍,过一会又会冒出来。特别是背部。记得在江南求学时,南方澡堂都是一人一个竹躺椅,洗完后躺在上面,还可以和澡堂伙计要热毛巾擦脸擦身,很舒服。好像有的地方还有茶水瓜子等,有钱有闲的人,洗完澡,就可以慢慢品,一边聊天嗑瓜子,一边塌汗,很是惬意。
洗完澡最后从浴池出来,走到大街上,吸一口空气,甚至都有一种通透的感觉。
仔细回想,以前在大澡堂子洗澡,那种惬意,已经很多年没有体验了。
住上单元房后,安装上热水器,洗澡都在家里。昨天在家洗澡,10月份,室内温度24,洗完后感觉还是凉,鼻子好像还有点不通。虽然谈不上感冒,但有那么一点点不舒服。
现在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先看澡堂这边,洗得时候,一般都热透了,到了换衣间,虽然温度稍微低点,但由于体热,热气不断往出冒,这时候外界寒冷空气无法进入人体,都让热气顶出来了。
而家里则不同,在家里洗澡,如果是浴盆好一点,淋浴就差很多,因为整个浴室的温度上不去,淋浴的话,水只能把表面洗净,达不到“桑拿”、“泡澡”那个深度。另外除了夏季,春秋冬,整个屋里气温不够,洗完后,不论淋浴还是浴盆,出来都会直接接触冷空气,大部分家庭,没有条件将屋里温度保持很高,那么洗澡出来都可能受凉,虽然不至于感冒,但会损耗阳气。这样尼,深层的寒湿排不出来,外面的寒湿空气又不断通过张开的毛孔进入人体,日积月累,寒湿可能就会积累下来,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从中医角度看,部分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都和寒湿有关。
家中淋浴洗澡,会不会成为一个损害健康乃至引发疾病的根源呢?恐怕真有研究的必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