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医漫谈

2014/6/18 02:03|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919| 评论: 0|原作者: 东华子

摘要: 本帖为转帖,原作者余浩1、中医的信心!医间道,是想在医学林海之中描绘出一条学习中医的道路,便于同行及中医爱好者行走,我也就是一个修路的人。世间的路由很多条,每条路总会有很多歧途,并非能够一条路从头走到 ...

本帖为转帖,原作者余浩

1、中医的信心!

医间道,是想在医学林海之中描绘出一条学习中医的道路,便于同行及中医爱好者行走,我也就是一个修路的人。

世间的路由很多条,每条路总会有很多歧途,并非能够一条路从头走到尾,如果方向不明确,意志不坚定,行路之时又得不到过来人的指点,就很容易走弯路,进入了岔道,自然就难以到达终点了。

如果说《医间道》——十站履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描绘的是一条道,学习中医的道,那《医间道》——临证杂谈将是帮你分析学习中医道路的岔口,让你在每一个插口都能选择正确的方向,最终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圣经上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原文如下:“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在学中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对自己信心不足,担心运用中医疗法不能解决问题,将对中医的信心建立在沙石上,这样的信心是经不起风吹草动的,只有将信心建立在盘石之上,运用中医思维去解决手中的问题,你的信心才能越来越强大,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

2、中西医区分?

当我们病了,找医生看病,很多人会首先选择医院,因为医院就是治病的地方!进了医院才发现,大多都是西医的诊疗手段,这些手段对不对呢?当然对了,因为这些手段能够忙你检查到身体的不正常之处,针对这些异常的指标进行治疗,无可厚非,很多患者也因为采取这些手段治好了,西医的诊疗是对的,但为什么又有一些治疗不好的呢?甚至越治越复杂的呢?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对疾病认识的问题。

人体的正常指标数值太多了,你如果到医院去,给医生说给我全身都查查,所有生化指标,物理检查都上,就可能花很多钱,这样的检查,自然就会发现很多就诊时忽略的疾病,因为病人的主诉只是一方面,而身体的疾病可能有很多,患者认为与主诉无关,在描述病情的时候,常常忽略掉,比如很少人将大便不成形与心脏不舒服联系起来,很少人将大便干与咳嗽联系起来,所以很多医院,尤其是大城市的医院将检查常常排在第一位,病人去了可能花上一万元钱来做检查,而用药可能几十块钱,诊断搞清楚了,用药就好办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很多治不好的疾病是诊断没搞清楚。那么是不是所有指标都查了,就一定知道哪里出可问题呢?为什么有些病人花了很多钱做检查,最终还是没有查出原因来,身体不适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呢?

这就涉及到对人体认识的问题了。目前的西医检测手段,对人体的探知是否达到了极限,也即是说,西医检查结果的正常如否,是否就可以代表人体的正常如否?事实上是不能代表的!

西医的教材每几年就要改写,今天认为的真理,明天就认为是错误,很多结果的异常不能确定为一定有病,结果的正常也不能说明机体就没病,而且对人体的认识也是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检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临床上很多患者身体非常不适,但检查结果却正常,只能说检查的深入程度,还没有达到能够查出病因的层次来,查不出病因,不等于就没病啊。由宏观到微观,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从微观的角度来探知疾病,自然是没有极限的。

而中医是如何认识疾病的呢?中医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的,越到上面,把握的东西就越少,这就好比金字塔一样,中医向上探求,西医向下探求,中医越往高层,探求的面越小,越接近道德层面,西医越往深层次,探求的面越广,越细微化。



3、什么是真中医?

西医针对的目标是病,比如:细菌,病毒,癌细胞,支原体,衣原体,油门螺旋杆菌……

中医针对的目标有两块,一块是病,一块是人。针对病邪,我们常说的:风、寒、暑、湿、火、痰、食、饮、瘀等;针对人,我们常说的五脏失调,气血失和……

作为一个的中医,在认识疾病上,出发点首先应该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邪气伤人的前提是正气的不足,而正气的代表是人,人的状态如何,是疾病如何治疗,好不好治的前提条件,这就好比打仗一样,打击敌人是结束战争最直接的办法,但养足正气却是战胜疾病的前提条件,一个没有严明军纪,军心涣散的队伍,配再好的武器,都无法打赢战争,所以针对病邪的治疗,只占三成,针对身体的调整却占七成,如果放弃七成的调整,而只是去追求三成的术,这在战术上就落了下乘。用下乘的方法来作战,最终就会在疗效上大打折扣,当疗效大打折扣之后,就会不自觉的向术上深究,就会向细微去探寻,于是就很容易走进西医的思维模式,是啊,,“痰湿”解决不了,转向“炎症”了......

真正的中医,应该是“病邪”上探寻不了,转向“五脏”探寻,“五脏”探寻不了,转向“阴阳”,“阴阳”上探寻不了,则转向“道”,由下向上走,这样出错的机会才越来越少,才越来越解接近疾病的本质。

这就好比看一座山,站在山中看不清楚,退后一段距离再看,退后一段距离还是开不清,再退后一段距离,当退到一定距离之后,整个山就收在眼里了,如果退到合适的位置,整个山脉都看到了……

所以中医要往大处走,道、法、术、器,越向道接近,治疗疾病就越轻松。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