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韦氏逍遥散验方(眼病)

2015/5/8 21:22|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774|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文贵,《医话医论荟要》    柴胡、当归身、焦白术、炙甘草、丹皮、焦山栀、甘菊花各6克,白芍、枸杞子各9克,茯苓12克,石菖蒲10克。  水煎服,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文贵,《医话医论荟要》

  

  柴胡当归身、焦白术炙甘草丹皮、焦山栀、甘菊花各6克,白芍枸杞子各9克,茯苓12克,石菖蒲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舒肝解郁,清热养血,平补肝肾

  

  凡外感热病后或七情内伤、肝失调达所致视神经萎缩等病症,证属肝郁气滞血虚肝郁者,治宜抓住解肝郁、开玄府、调补气血、升清益阳这几个环节而制定本方。本方系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加减化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反复修订而始定。经临床验证,疗效很好,特别是对儿童视神经萎缩和皮质盲的血虚肝郁证,经20余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更为满意。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茯苓、白术、甘草补脾调中益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石菖蒲开窍宁神明目;枸杞子养血益精明目;丹皮、栀子活血散瘀,清热除烦;甘菊花疏风清热,凉肝明目;诸药使用,协同配合形成一体,当归补血活血,补中有行;白芍养阴柔肝、酸敛育阴,二药配合,补中有调。柴胡得归芍之配则不致升阳散发太过而解郁舒肝之能更彰。焦白术、茯苓、甘草之益气得柴胡之升阳则可使清阳上注于目;得归芍之养血则使气血调和。丹皮、栀子清热除烦,配菊花则能透泄余热;配柴胡可宣解郁热。菊花、枸杞清肝养肝而明目,与柴胡、白芍协同则使清肝养肝寓于疏肝柔肝之中。在以上诸药疏肝、理气、养血、益气等作用基础上,石菖蒲芳香开窍,巧启其机,可谓本方画龙点睛之处。

  

  视神经萎缩、皮质盲、视神经视网膜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天内)、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所致玻璃体出血(近似中医暴盲)等眼底诸疾,除眼科症状外,凡是情志抑郁、头目眩晕、余热未尽而见口渴或苦,心烦、急躁易怒,或肝风内动,手足抽搐,肢体屈伸不利、痿软,脉弦数或弦细,苔白舌微红者,均可加减应用。

  

  视神经萎缩(肝郁气滞型),如兼肝肾精亏者,配用明目地黄汤;兼脾胃不足,气血虚弱者,配用益气聪明汤;患儿兼先天不足,配用四物五子汤(即四物汤五味子车前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后天虚弱、脾胃不足,合以八珍汤加减;兼服石斛夜光丸(中成药)更佳;因头部外伤所致,加丹参丝瓜络、归尾、菟丝子、覆盆子等;热病神昏、肝风内动之后仍有手足屈伸不利或强直者,可选加全虫、僵蚕钩藤、荆芥、防风蝉衣等;手足痿软,加炒杜仲桑寄生、川断、怀牛膝等。皮质盲,肺胃阴伤,可加石斛、麦冬芦根生石膏;肝风内动,手足抽搐,可加全虫、钩藤、荆芥、防风、蝉衣等;手足痿软,加用健步虎潜丸,每获良效。球后视神经炎,若余热尚存,肝风未熄,四肢抽搐拘挛者,可加羚羊角(或生石决明)、全虫、僵蚕、钩藤、桑叶;起病急骤而致暴盲者,重用石菖蒲;先天不足者,亦可合四物五子汤。视神经视网膜炎,若见视网膜水肿明显者,选加车前子、茯苓、木通赤小豆、泽泻、通草地肤子等;视网膜渗出难以吸收,常加海藻、昆布、夏枯草;视网膜静脉怒张迂曲者,加丹参、归尾、牛膝、丝瓜络;有眼底出血者,加阿胶、地榆、白芨、茅根、仙鹤草等;陈旧性出血久不吸收者,加丹参、三棱、莪术等。总之临床应用,宜随证加减,药证相符,其效必著。

  临床屡用,只要证属“肝郁气滞”或“血虚肝郁”者,疗效十分显著。

  
本篇文章摘自百科查看详细内容请点:http://www.siaaa.com/qitapianfang/qifangmiaofan/201007/1637104.html

  ------------------------------------------

  

  明目地黄汤[5](《审视瑶函》)
熟地黄10g,山药10g,生地黄15g,泽泻10g,山萸肉10g,牡丹皮10g,柴胡10g,茯神10g,当归10g,五味子10g。
水煎服

  明目地黄汤

  熟地40 山药20 山茱萸20 茯苓15
泽泻15 丹皮15 白菊花15 枸杞15
当归15 白芍15 白蒺藜15 石决明15
菟丝子15

  

  生地、泽泻、茯苓、山药、萸肉、枸杞、甘菊、当归、石决明、白蒺藜、丹皮。

  

  ----------------------------------------------------------

  

  【方名】益气聪明汤(补养之剂)

  【来源】医方集解

  【功效】聪耳明目 

  【组成】黄耆﹑人参各五钱(15克);葛根蔓荆子各三钱(9克);白芍﹑黄柏各二钱(6克)(如有热烦乱,春月渐加,夏倍之;如脾虚去之;热减少用);升麻钱半(4.5克),炙甘草一钱(3克)。

  【用法】每四钱,临卧服,五更再服。

  【主治】治内障目昏、耳鸣耳聋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参、耆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午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

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卷五

  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卷五

  【来源】《东垣试效方》卷五。

  【组成】黄耆半两,甘草半两,芍药1钱,黄柏1钱(酒制,锉,炒黄),人参半两,升麻3钱,葛根3钱,蔓荆子1钱半。

  【加减】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如脾胃虚去之。

  【功效】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能。

  【禁忌】忌烟火酸物。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肿更妙。 

  「益气」者,指本方有补益中气作用;「聪明」者,为视听灵敏,聪颖智慧之意。本方黄耆、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葛根升发清阳;蔓荆子清利头目;芍药平肝敛阴、黄柏清热泻火。服之可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故名「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
【来源】《东垣试效方》卷五。
【组成】黄耆甘草人参各15克升麻葛根各9克蔓荆子4.5克芍药3克黄柏3克(酒制,锉,炒黄)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
【功用】益气升阳,聪耳明目。
【主治】脾胃气虚,致患内障,目糊,视物昏花,神水变淡绿色,次成歧视(复视),久则失明,神水变成纯白色;亦治耳聋,耳鸣。现多用于老年性白内障、色弱、色盲、听力减退属于气虚清阳不升者。来自911cha.com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