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雪山来客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1514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懒人懒法懒中医——伤寒攻略之三】

热度 3已有 1404 次阅读2011/3/25 02:20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懒人懒法懒中医——伤寒攻略之三】
 
都说是学中医必须背诵,起码从汤头歌起背,学《伤寒论》就得将《伤寒论》从头背下,最好是连《黄帝内经》一起拿下。然后却又发现用药就得涉及药性的性味功能,升降沉浮等等,还得背《药性赋》。甚至于还得背《黄帝内经》……
殊不知来到民间中医寻医问药学中医的同道,多数是业余级选手,上有老下有小,本人还得赚钱养家糊口。自己身体欠佳不说,老人孩子三天两头“按下葫芦浮起瓢”,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哪有那富裕的精力?再说啦,又是奔三、奔四的年龄段,甚至是超越了“四十而不惑”以上的,哪来那么好记性?
 
不用背诵学一个“懒中医”的可行性有否?
 
答案是完全肯定的!
 
业余级的中医选手,其期望值与中医业内习医者的期望值大相径庭。中医院校本科生,或老中医带徒手把手传帮带的,未来就是中医业内专业类型的中医选手,中医是他们的正规专业,也是他们的吃饭饭碗,他们至少都是在十多岁就开始起步学中医,有的是花样年华,与美好的未来,时间多得不知如何打发,记性好得天天背诵,生吞活剥,囫囵吞枣,管它是懂还是不懂,吞下再说,一切不在话下。无有家庭负担,没有种种的分心事儿,只需像一支离弦之箭,奔的而去。对于他们来说,毋庸置疑地,当然是尽量多背,多多益善!
 
而业余级的中医选手,既然已经失去了年龄资本、好记性的最佳时段,但是随着年龄段的推进,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起自身的优势。随着阅历的增加,广见博闻之后,理解力却在不断地增上。因而,完全可以按照先理解,在理解之后,慢慢适当地记忆一些最最有用的中医知识。(注意,这儿用词是“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式的“背诵”。)好在,前面的日志我已经说过了,学习每一门知识,都存在一个“10%”的偷懒规律,在为众多的懒汉们撑腰!

 
【攻略三之第一招】:分清学习的“系统法”与“渗入法”,这个是学习的大战略。
 
所谓的“系统法”,就是指专业在校生,一门课一门课,一章一节,从头到尾地推进,系统地学下来。每节每章,务求记牢钻深,合格之后,才能放行去学后面的内容。如果学年考试不及格,对不起,开学之后补考!然后才准许升级。
所谓的“渗入法”,就是指带着问题学,急用先学,学以致用,立竿见影,“零敲碎打”,“理解的执行,暂时不理解的,在执行过程中加深理解”(对不起,套用了文革语言)。可以将一大堆中医书全部放在案头,对哪一部感兴趣了,就看那一部。用到了那一部书的哪个章节,就先看那个相关章节。这个方法,适合于业余习医者用来自学之用。
 
但同样也适合于中医业内专业人士,参加工作之后的自学之用。因为你不可能赖在学校一辈子,也不可能师父带徒一辈子。“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入门之后的“修行”,那就看每个人的战略战术掌握得怎样了。就连中医界的老前辈刘渡舟先生,也在强调自学的重要。在学校仅仅是有限的几年,离开校门之后的学习,却是无限的。君不见庄子云:“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攻略三之第二招】:好读书不求甚解。开卷有益。
 
五柳先生(柳宗元)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具体到《伤寒论》的学习,就是按刘渡舟先生的教导,先将《伤寒论》的白文(就是不带注解的版本),从头到尾看过四至五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将《伤寒论》的总体理论框架结构有所把握。先了解一下,《伤寒论》从总体宏观看,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的特色……不理解完全没有关系,先硬着头皮看,一股脑从头看起。看过了几遍,就等于将纯粹《伤寒论》的有关信息输入到了自己的大脑储存之中,只要以后不放弃,自然会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将《伤寒论》白文看过后,就可以看《伤寒论》的注解本。刘渡舟先生推荐的是《医宗金鉴》版的“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这个版本是清·乾隆年间(1742年)由宫廷御医吴谦主持编著的,实际上将历代《伤寒论》的注解收进了不少,是一个集注本。俺在伤寒版块上传了,可供下载。但这个版本卷帙繁浩,觉得也不太适于业余级选手。刘渡舟先生开始入门读的是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这个版本是《伤寒论》的第一个注解本。但是读注解本时要注意的是辨别,有可能注解不一定符合张仲景的本义,但这个在开始并不太重要。
 
 
【攻略三之第三招】:“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勤读书。
 
只要持之以恒,经常反复地阅读,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地发现,自己竟然能懂得经文的某些含义。
 
 
【攻略三之第四招】:在发散中读书学习,在收敛中作临床。
 
“读经典,做临床”。读经典是泛泛而读,做临床是专注中实践,收敛到一两个方子反复实践。从理论到临床,在从临床到理论,如此周而复始地不断反复。脱离了临床的理论,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假把式。”脱离了理论的临床,是“走方郎中,一个方子打天下。”
 
建议先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中的,桂枝汤法与麻黄汤法。这两个方法,对治的太阳表证,就是伤寒后发烧,甚至是发高烧,对人们威胁最大,发病率也最高的那种类型。所谓的“太阳表证”,就是按《伤寒论》的辩证分型,风寒尚在皮肤肌表腠理之间,皮肤腠理是风寒入侵人体的第一个码头,中医经方的对治方法,是通过发汗解表,祛除风寒,将“敌人消灭在国门之上”。
 
在熟读桂枝汤法与麻黄汤法,初步能够区别两个法的在临床上的不同应用,就可以大胆地诉诸于实践!在自身,家人,或亲朋好友之间使用。在用三番五次之后,一般对这两个方子就能有一定的把握了。这时候,对学习《伤寒论》的兴趣与信心必然倍增,这种兴趣与信心,将是今后进阶《伤寒论》的动力!“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至此,“懒人懒法懒中医”的目的初步告成!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浔峰村夫 2011/3/25 15:06
懒人懒法懒中医,好像是专门针对我讲的。我是以第一招为主,其他三招兼用,随心所欲地读书,临症有目的的翻书。
谢谢指导!
回复 雪山来客 2011/3/25 16:48
浔峰村夫: 懒人懒法懒中医,好像是专门针对我讲的。我是以第一招为主,其他三招兼用,随心所欲地读书,临症有目的的翻书。
谢谢指导!
呵呵!能有用就好,交流分享,谈不上指导,更没有针对性。
回复 玉河 2011/3/26 07:07
呵呵,我等懒人都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居多,正需要先生这样精辟的指点。其实那一门知识不是应用为先的,能用得上就有学习的动力,对于治病更是如此。
回复 chuxuezhongyi 2011/4/17 01:43
可以试试,有体会就行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9/8 12:19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