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不及伏贴儿“热”
持续多日的“桑拿”天不断给入伏的华夏大地加温,相较湿热的天气,让各大医院今年贴伏贴人的热情更是高涨。
“今年头伏第一天,贴伏贴人数达到近千人,队伍排到医院院子里。”北京西苑中医医院分诊服务台的张护士告诉记者,早在5月就有打电话询问贴伏贴事情的人。
在贴伏贴的人群中,大学生也占了相当份额。就读辽宁大学的小张告诉记者,上大学到东北后对当地气温不适应,因此得了
鼻炎,服过西药但效果不好。去年暑假奶奶拉着他一起贴伏贴,感觉效果不错,今年就又陪奶奶一起来贴伏贴了。
冬病夏治效果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儿科主任王素梅教授介绍,中医一直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治病的过程中,懂得借力,这个借力,很多时候借的就是天时。
王素梅指出,有一些病属于季节性的病,每到换季之时,这些人就很容易生病。比如,有些人到冬季就很容易
感冒,还有
气管炎、
哮喘等
呼吸系统疾病,这类人,大都是体内淤积风寒湿而导致
阳气闭住,不能升发,也就是人体阳气不足。到了冬季,当自然界阴气最盛之时,他们就很容易扛不住,从而致使病情加重。
适用疾病
穴位贴敷可治多种疾病,对成人
咳喘病以及慢性
咽炎、
过敏性鼻炎、慢性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体虚感冒、风湿或
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频率,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贴伏贴常陷3误区
由于贴伏贴属于中医保健范畴,属于天然绿色疗法,无
副作用,很多人都开始贴。但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贴伏贴也要辨明3误区。
误区一:贴上就可见效
目前有一些患者希望
三伏贴穴位疗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误区。首先,病人贴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发作、延缓病情的发展。有的病人想今天贴敷了明天病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贴敷的目的不是贴一次,就把
咳嗽止住了、把喘止住了,而是为了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作。有些反复发作的疾病要有一个疗程的,一般3年为一个小周期,要取得满意的效果要坚持按疗程治疗。
误区二:必须“头伏”贴
很多人认为贴伏贴必须要在头伏的第一天贴才管用,造成当天医院人满为患。其实,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
寒邪最好节气日期,而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都是庚日。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每伏的第一天阳气最旺,都是贴敷时机。
误区三:什么人都适合贴
贴伏贴属于天然绿色疗法,无副作用,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比如热性疾病、阴
虚火旺、发热外感、
孕妇、经期、
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能贴敷;小于2岁的
婴幼儿不宜贴敷;体温超过37.2℃,并伴有咳嗽、流涕、
咽痛等流感样症状者也暂时不要贴敷。
贴敷注意3项:
①贴敷期间别吃辛辣食品,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
出汗;
②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少食生冷、油腻、过咸、辛辣刺激食品;
③贴敷当天避免过度吹电风扇、空调,保持开窗通风;
2010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2010年7月19日——2010年7月28日
中伏:2010年7月29日 ——2010年8月7日
末伏:2010年8月8日——201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