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中国针推协会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2276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水肿(肾炎)的拔罐疗法

已有 194 次阅读2014/5/18 06:56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肾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分急性肾炎(中医称阳水)慢性肾炎(中医称阴水)两种。


肾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分急性肾炎(中医称阳水)和慢性肾炎(中医称阴水)两种。肾炎的起因多为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导致水液潴留过量而引起水肿。急性肾炎发病急骤,慢性肾炎则反复迁延,甚至持续数月至数年。肾炎的临床表现为:初起头面、眼睑水肿,继而肿及四肢、全身,并伴有血尿贫血蛋白尿高血压、大小便不利晚期出现眼底病变及肾功能不全。急性期上半身浮肿明显,慢性期腰部以下浮肿明显。一般分为实证虚证2型。

 

   一、实证

 

()症状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皮肤按之凹陷,来势较急,可伴有恶寒、发热、咽喉肿痛、肢节酸重及小便不利或身体困重、胸闷胃口差、恶心欲吐等症状。

 

()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外关、风门、肾俞、阴陵泉

 

(2)定位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2-21-2)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3-2-1]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4-1]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为取穴部位,见图3-10-2]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尺泽、外关、合谷、肺俞、三焦俞、阴陵泉。

 

(2)定位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见图3-4-2)

 

   外关:见前。

 

   合谷:第l、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1-2)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1]。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1个椎体,即为第1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1]

 

   阴陵泉:见前。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虚证

 

()症状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面色萎黄,胃口差,大便质稀,伴有神疲肢冷,脘腹胀闷,或有不自主心跳加快、气促、腰部冷痛酸重,面色苍白或灰暗。

 

()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

 

(2)定位 肾俞:见前。

 

   气海俞: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俯卧,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第2腰椎往下摸1个椎体,即为第3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2]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2]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见图4-1-2)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脾俞、三焦俞、肾俞、水分、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3]

 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1个椎体,即为第1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3]

 

   肾俞:见前。

 

   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见图4-5-4)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4)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3-10-2)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肾炎需要一定的周期,一般经过23疗程方有显效,因此患者要有耐心和决心,配合治疗。

 

(2)肾炎患者要注意饮食调节,对已有水肿症状的患者,初期应吃无盐饮食;肿势渐退后(大约3个月),可进少盐饮食,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食盐量。

 

(3)应忌酒,禁食辛辣、醋、虾、蟹、生冷食品。

 

(4)注意摄生,起居有时,预防感冒,不宜过度疲劳,尤应节制房事,以免耗费真元。

 

(5)积极查治可能会引发肾炎的其他疾病。

 

   四、病例

 

周某,男性,18岁。患急性肾小球肾炎2天,症见全身浮肿,少尿(每天约500毫升),尿液浑浊,伴头痛、发热(T 384)、恶寒、腰酸痛、恶心、疲乏,血压轻度增高(15090mmhg)尿常规红细胞(十十十)白细胞(十十)、蛋白(十十十)、透明管型([FS:PAGE])。病后已服用中药2剂,尿液未见明显增多,诸症也未改善。穴取肾俞、外关、阴陵泉、风门,采取单纯拔罐法,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治疗3天后,尿液每日排出量已增至1000毫升,全身水肿有所消退。治疗2疗程后,尿量增至1500毫升左右,水肿基本消除,血压正常。尿常规检查:红细胞(),蛋白()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5/1/24 11:51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