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月光之心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7750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莲花次第:(十二)过午不食

已有 392 次阅读2011/8/8 03:32 |个人分类:分享|系统分类:休闲放松

佛中有戒:过午不食。何故?

法界若月,强弱有期。

子时为竭,过子渐盛;午时为鼎,过午渐衷。

饿鬼不食,无以供给。苦痛轻重,悉依法界。

子时苦极,过子渐舒;午时苦尽,过午骤狂。

佛法慈悲,过午不食。

旨在感召饿鬼,弃怨恶;生善念,以自度。

俗世中人,无以持戒。耐何?

持感恩心,适可而食;生发慈悲,不奢、不贪、不费。

亦可感召,因而自度度他。

 

译:佛法中有“过午不食”的戒律,为什么呢?

法界像肉体一样,其能量强弱是有周期的。

子时能量最弱,过了子时逐渐旺盛;午时最强,过了午时逐渐衰退。

饿鬼们不能吃东西,没法供给能量。他们所承受的苦痛的轻重,全都依靠法界的自身调节。

(对比而言)子时时他们痛苦到了极点,过了子时痛苦逐渐缓和;午时时痛苦到了尽头,过了午时苦痛如狂风骤雨一样疯狂袭来,这种落差让他们苦不堪言

佛法慈悲,戒定僧人们过午不时。

目的在于感召饿鬼,让他们知道有人心甘情愿和他们一样受苦,使他们放弃怨恨和恶念,生发善念,以此自度,早日脱离饿鬼道。

俗世中人,工作、学习等方面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这就需要补充,难以持戒。怎么办呢?

面对着食物,想着因承受因果而受尽苦难的饿鬼们,让自己持有感恩的心,适量进食;让自己的心生发慈悲,因而不奢侈、不贪婪、不浪费,只为身体需要而进食。

这样做,一样可以感召饿鬼,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升华了自己,度化了饿鬼。

 

释:很多人在初学佛时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和僧人们一样吧?生活中好多事容不得自己一一效仿,不按照僧人修行的标准做呢,又觉得自己和没修行时是一样的。所以,一些初学佛者懵懂中四处“碰壁”,自己和自己斗争起来没个完。这样一来,别说修持心性了,连正常的生活都受到了干扰。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学佛不但没有进步,反而“着相”甚至是“着魔”的原因。

 

事实上,还是那句话“念念生境”。只要我们用心修持,处处都是净地,时时可以做到自己能力内的最好。

 

以“过午不食”为例。当我们了解了佛家戒律中过午不食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知道了过午不食的意义远远高于传说中所说的,我们很容易就明白自己该怎样做了。

 

所以,学佛得求甚解、知本末,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因各宗师所言不同而陷入彷徨。当我们无力分辨谁讲的更为根本时,可以定下心来,尽自己所能去做。待再上一个台阶后,根本便自知了。这样做,不是不求甚解,恰恰是应和了佛家常常说了“放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5/1/25 18:10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