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贯不喜欢考试成绩这类的字眼,逍遥于分数之外的笔者,当年却偏偏以优异的高考成绩,以某地遥遥领先的“高考状元”的身份,被北京的一间名牌大学所录取。这不知道是笔者的三生有幸,还是三生之不幸!?
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候,曾经为体育教研室主
每次的长跑要进行40-50分钟,其路线正好绕着圆明园遗址完整的一大圈,当年木结构的殿堂早已毁于八国联军的兵火。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一大片叫做“西洋楼”的汉白玉西式建筑的残骸,在杂草丛中呻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切都历历在目[2]!
当时选择这条长跑路线,仅仅是因为那边人烟稀少,空气新鲜,没有其他任何动机,也没有再仔细地思考过什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其实是处于一种说不明白的麻木不仁的状态之中。
从现代清华大学的校园区出发,绕着古圆明园遗址跑上一圈……
这两个时空点相互联结的联线之间,又与其后的若干代学子之间的联线,又蕴含着何种深刻的历史意义?
堪回首,天下多少事?仔细想了之后,就会令人睡不着觉,这件事情更是这样的。
糊涂了一辈子,到现在总算是刚刚开始有点回过神来,有点明白了,圆明园是被八国联军所焚毁,而“八国联军”是全中国人民的敌人,这一点想来不会有人反对。
而清华大学的前身叫做“清华学堂”,是用“庚子赔款”的退款建设的。甚至于连主要建筑所用的所有的石料、砖头、瓦片、木料等等,也一概漂洋过海来自于美国。(包括位于中心地带的大礼堂、清华学堂、图书馆、科学馆、航空馆等等建筑。)
八国联军的暴行,与“庚子赔款”的赔款,这两者都将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壁厢显示的是敌国的暴行,那壁厢却在显示敌国的“仁慈”?而且是“仁慈”到家,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虎狼把本来已经叼到嘴的肥肉,自己不吃,反过来用来豢养敌国的“精英”们!这事情难道不使人感到非常的蹊跷吗?罗斯福的“葫芦”里面,究竟买的是什么药?
从18岁绕着圆明园长跑的当年,直到现在,经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的一天,笔者终于如梦初醒!就是为了写这一篇关于中医理论的论文,在网上查到了目前附在下面脚注里面的资料,相信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不会是无动于衷吧?真的是叫人不寒而栗!(行尸走肉丧失灵魂者,或者是冷血动物者,或者是自甘“为虎作伥”的“汉奸”等,当然可以例外。)
由洋教传教士明恩溥1906年动议在先,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紧紧跟进,他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以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与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最后是老谋深算的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于1908年5月25日由美国国会通过。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此空前之举,在美国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赢得一片赞美之声。
今年(2009年)距离罗斯福总统的国会咨文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年,这一百年中国的近代史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劫难,终于在1949年获得了政治上、国土上的独立。
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起先是投靠苏联“老大哥”,全盘地“苏化”。就连当时中学的外文课程全部一刀切的都是俄文。笔者中学期间的三年,就是学的俄文。当时的俄
中俄交恶,改弦易张。世界格局的“三国演义”,“黑了东方有西方”!
从毛泽东的“乒乓外交”,到基
粉碎四人帮,意味着文革噩梦的终结。而“绵里藏针”邓小平,终于躲过了一次次的历史劫难,三次复出,受命于危难之时,以谦恭的姿态,力挽狂澜,掌舵中国历史的航船,最终完成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从闭关锁国,坚定而全面地走向改革开放。农村从公社化,回归到家庭责任承包制[3]。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面临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危机与机遇并存,不是翻船,就是起飞!
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的中国,面临着太多太多的未知数!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历史性难题!
是找太史公司马迁讨教锦囊妙计?还是向马列主义寻求对策?
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一直到整整的《二十四史》,从那里面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吗?
马克思曾说,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国家爆发,也就是无产者遭受剥削与奴役最为残酷的国家获得成功。而列宁将其“修正为”:无产阶级革命应当首先在资本主义统治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度获得成功。这一“修正”,导致了苏俄的革命成功,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个“主义”与“思想”迅速地在中国传播蔓延,也吸引着当时无数的热血青年为其抛头颅洒热血,就像是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等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从计划经济转向到市场经济,软着陆方案获得了空前成功,使得国人免去了转轨所带来的休克性痛苦,可以说是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创造了令人刮目相视的一个空前的大奇迹!
从深圳经济特区的试点,到人才来去悉听君便的空前的自由宽松政策。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成功回归,这些在当今世界政坛上空前出色的大手笔,都是出自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使然;还是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孰难定论。
这一场场,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历史场景,快速地掠过,令人目不暇接!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历史的车轮,在生疏的路面上,颠簸着跳动着向前,以空前的转速,向前飞滚。这当中,留下了空缺,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思考……
三十年的发展,可说是远远胜过了以往三百年的历程。
观念以空前的频率在变革,财富以空前的速度在积累。往日不名一文的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了大富翁,黄脸婆却成了腰缠亿万的大富婆。
政治家毕竟是政治家,政治家所面对的是现实,创造的是未来。
历史学家毕竟是历史学家,历史学家所面对的是故纸堆,指点评说的却是现实。
就像是当年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着中国庚子赔款这样一个现实,所做出的居心叵测的英明决策,不仅在当时获得了中美双方朝野所一致的满堂喝彩。而且是以最小的投入,决定了,并且左右了一百年之后,这条苏醒过来的巨龙飞舞的方向与轨迹!
当然,中国绝对不乏慷慨激昂的热血青年,学成之后,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而回国。中国的两弹一箭一星(原子弹、氢弹,火箭、人造卫星),都是由这些海归人士充当着核心推动力。该爆炸的爆炸了,该上天的也上天了,证明了中国人智慧超群,也证明了中国有足够的国力,能与所有核大国平等对话。意味着中国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实力!中国人以两弹一星一箭,铸成了一条新的钢铁长城,有足够的实力,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当我们回首观望钢铁长城的这一边,情况又当是如何呢?
[1] 庚子赔款(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7114.htm)
如何改善美国在中国的形象呢?他们认为有必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在华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H.Smith)1906年曾回国宣传”退款办学”,并得到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接见。他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鉴于当时中国留学生去欧洲和日本的比去美国的多得多(仅1905年和1906年两年,中国留学日本的学生就达8000多人)。詹姆士认为这对欧洲和日本来说,将会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而不利于美国在中国的长远利益。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代表清政府最先与美国政府交涉退还赃款的是驻美公使梁诚。他于1907年向美国当局提出核减赔款之事,他说:”贵国如能倡首,义声所播,兴起闻风矣”。当时的国务卿海约翰答应代向总统谋求。海约翰去世后,梁诚争得了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同意。后来,梁诚又在美朝野人士中大肆活动,美国当时有不少报刊发表文章,赞成退款之举。梁诚回国后,退款交涉由伍延芳办理。
在各方推动和中国方面的努力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此空前之举,在美国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赢得一片赞美之声。由于这次退款后还有余额,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数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
同时,中美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 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
[2] 火烧圆明园 (百度百科网: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532855.html)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lO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3] 那个年代的民谚曰:“要吃粮,赵紫阳;要吃米,寻万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5/1/15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