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开头说的是什么意思?
历来大多数研究中医的人,都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解释成与人无关的阴阳、宇宙、万物、天地、生杀等莫名其妙的话,都离开了人这个本体,这是不对的,因为最后一句话“治病必求于本”吗,这就是说不能离开人解释这些的。
⑴、解释:《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请看我写的《谁主神明》一文,文中解释了这些指的是什么。
⑵、解释:《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的“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炁,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炁生浊,热炁生清。清炁在下,则生飧泄;浊炁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这是接“治病必求于本”后边的。
这里的“天”和“地”指的是上焦和下焦。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是说阳炁上升在头上,浊炁为阴重之炁就要下降到脚下。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炁不动就要聚,就要缩小,阳躁就是有阳炁没有养水的濡养,这时的人就要摔打东西,不懂事理就叫阳躁;阳炁要是挥发,阴炁也就发散这个就叫阳生阴长;如果阳炁变得没了(很小)的话,阴炁就是不动,变得更小。
“阳化炁,阴成形”。
阳炁可以炁化阴炁。是阴炁就能变得看得见的形状了。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这是练炁功时就有这种感觉:冷,就是从骨头里除病炁,出完病炁血液流通了,就感觉热,热到一定程度,又开始炁化又出病炁了就又冷啦,这时叫热极生寒;
“寒炁生浊,热炁生清,清炁在下,则生飧泄”。
冷的话就生浊炁,要是热的话就生阳炁,要是轻炁在下(炁场反转啦)就要拉肚子,吃了就拉,不消化,不吸收了;
“浊炁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浊病炁在头上,就要胀肚。头上浊炁重,脚下倒是轻炁,叫做阴阳反坐,病从逆转了。得了这种病最难治疗!
我用炁功治病就认知了这些。
不知道解释的对不对。请大家提出意见。
我在深圳的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景亿山庄18栋12层10号(我在这里住的时间至少一年)
我的固定电话:0755- 82677735
我的深圳手机:15220082973
我现在的QQ:2268701257 以前的QQ:935206947不用了。
我的博客:zty371120
我的主页:www.zedxy.com
在网上搜索张恩侗能看到很多文章,也能看到说我是假博士的,谁真谁假在理论和实际上看一看就知道了!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12/4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