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40|回复: 0

鲜药《大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3 18: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上没有下雨,一边散步一边养气,也就是我原来在微博发表过的“吸气鼓肚子,呼气不管”,就这样一边玩一边在心里和草木打招呼,“这就是有点神经病吧”,这是我老婆的原话哦每一次和她出去散步我都是眼睛只是看草草木木,想着今天这个草长新叶了,那棵树又开花结果了啊,这个鲜药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啊等等,所以以后老婆就不太跟我去散步,让我一个人神经叨叨和“鲜药情人”玩了。

这一段时间都在南方拜访朋友和安排明年的事,回来时天气也不好一直在下雨。今天走了一会看到这个大黄,心里不禁一颤,酸溜溜的流下眼泪,在这个寒冬树木凋零的时候,它却依然郁郁葱葱不惧严寒,有一点像我们人类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打拼,每一个行业都有冬天,可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人?特别是在中医冷落的时代,我的父亲和他们朋友还是热情高涨地讨论中医中药,认为只要人类还存在中医药就不会消亡。那个年代连吃饭都困难,从嘴巴上省的钱用来去上山下乡拜访老师,收集民间鲜药的知识和旧书。记得有一次为了买一本书,将买米的钱都用了,我们都只能饿着肚子。晚上父亲沉默不敢多言,还要挨母亲的唠叨,慢慢地父亲把和朋友研究的鲜药经验都传给我,让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将其发扬光大继承下去!父亲往生时候留下一柜子的书,每一次看到书我都在心里想,我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能用现在的科技方法将其保留下来呢?所以才有将鲜药做成视频图片的想法。这一柜子书按钱来说我一天赚的钱都可以买到,可却是当时我全家人从口里节省下来的瑰宝,我有什么理由不让它们继承下去?

我们人类只要坚持下来都可以得到幸福快乐,可是看到大黄在冬天草木萧零的季节,还要顽强生存,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人类健康做贡献。它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懂得?故看到这个郁郁葱葱的大黄,我才会留下眼泪,心里酸溜溜。好在是一个人,要不然会让别人笑话。我的文字不美,难以表达心里的感受,我的学生也是说我没有散文家会抒情。刚刚回来和学生黄漫发了微信,她说我:真的和它们融为一体,真的吗?


好了,不写了,年纪大了,一回来就写,连早饭都忘记吃了。本来还想写一点大黄的临床经验,我行医20年得到大黄不少的助力,特别是疑难杂症和内服外用,对大黄一辈子都感激不尽,可只能明天再写了。还有我的学生黄漫带她研究生用大黄鲜药做的“大黄蛰虫丸”的实践报告,明年一起发出来让大家指导!


编辑


  
民间传说最后送上一个民间传说给大家,想要表明的是,没有好老师带不要乱用鲜药,会出人命的,切记!
1.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业擅长采挖黄连、黄耆、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誉为“五黄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农户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离开。马峻一家三口对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与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马家遭了火灾,房子财物被烧光,马峻妻子被烧死,剩下爷儿俩伤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费了很大气力才找到父子俩,他对马峻说:“你带着孩子跟我采药吧!”于是他们终日相伴,以采药、卖药、治病为生。渐渐地,不识药性的马峻也熟悉了五黄药,有时郎中不在家,他偶尔学着为人治病。
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治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没命,胎儿也死了。这事被告到县衙,县老爷立刻命人捉拿马峻,要以庸医害人治其罪。这时,郎中赶忙跪在堂前,恳求县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而马峻心里更是难过,自愿领罪受罚。这样一来,县老爷反而十分敬佩他俩的情谊,想想这五黄先生也素有声名,而孕妇身体羸弱,孕期也短,就责罚两人赔孕妇家一些银两,把他们放了。不过县老爷最后对郎中说:“你那五黄药的“黄根”既然比其它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儿,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祸。”郎中深深点头,回家便把黄根改叫“大黄”,以便区别,后来这名字就渐渐地传开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