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休闲广场
›
医药看台
›
转贴专栏
›
《祝由科的巫术》的故事
返回列表
查看:
5747
|
回复:
4
《祝由科的巫术》的故事
[复制链接]
mmmb
mmmb
当前离线
积分
303
发表于 2007/3/30 0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转贴:
在《施蜇存七十年文选》中看到一篇名为《祝由科的
巫术
》的杂文,觉得有必要写一篇关于“赶尸”、“祝由科”现象的文章,让人们明白这些背后的原因。
一、“赶尸”、“祝由科”现象
首先通过介绍两篇文章,让大家认识“赶尸”与“祝由科”现象。施蜇存先生
(1905-
2003
年
11
月
19
日
)
,是三十年代著名小说家,其创作曾被呼之为“新感觉派”。他写的《祝由科的巫术》,这篇文章不长录于下面:
前两天,有一个朋友来闲谈,从
医道
谈到巫术,从巫术谈到祝由科,于是我想起五十年前所知道的一件怪事。祝由科这个名词,恐怕现代青年中很少人知道。尽管《辞海》还有这个条目,但讲得不详细。
在上古时代,医师就是巫师,差不多全世界各民族都是一样。巫师运用他的法术,驱使鬼神,为人民解灾、救难、治病。他们甚至能起死回生。所以,在古代,“巫医”两个字总是连在一起的。到后世,
用药
物治病的医道发明了,出现了不用巫术的医师,于是“巫”与“医”才分了家。
祝由科是巫师的后裔,他们的来源很古。东汉时,张鲁创设“鬼道教”,这个教门是事鬼的,也是巫师的流变。北魏时,寇谦之倡立“道教”,删去“鬼”字,表示他们是事神而不事鬼,又采用
老子
哲学的思想基础,于是成为一门新的宗教,其实是受了
佛教
的影响。
祝由科在唐宋以后,成为一种以符咒治病的医科。他们被道教排斥,认为是邪门。其实道教中也还有用符咒治病的道士。
我小时候,家住松江城内。在南门里一条冷僻的路上,有一户人家,门口挂着一块招牌,写着一行“世传
神医
祝由科善治百病”。这是我知道有祝由科的开始。这家有一个老者,据说是用符咒治病的。如果人家有
疑难杂症
,请他去作法念咒,用黄纸画几张符,贴在门楣上,病就会好。又有人说,祝由科医师也用药物,不过不是用
神农本草
里的
草药
,而是用一些奇怪的药物,例如:一双猫头鹰的
眼睛
,乌龟的尿,刺猬的血。
祝由科盛行于湘西辰州(今沅陵),所以他们画的符叫做辰州符,听说在清代,辰州还有卖符的店。
一九
三七
年秋,我从长沙搭公路汽车去贵阳。第一晚就在沅陵歇宿。我住在汽车站旁边的旅馆里,和一个四川客商合住一间楼上小厢房,倒也清静。不意随即有一旅贵州军队开到,他们是往东去参加抗日战争的。士兵住在楼下,长官住在楼上。士兵闹闹嚷嚷的做饭、洗汗衫,长官叫来了土娼,饮酒打牌。一下子把一座旅馆闹得乌烟瘴气。到深夜还没有安静下来。
我无法
睡觉
,看看外边月光大好,就跑出去,走下山坡,到辰溪边散步玩月。那四川商客也尾着我下山。他劝我不要再走远了。我问:“为什么?有老虎吗?”他说:“老虎不会有。”我就追问:“那么怕什么?”他说:“会碰到死人。”我不觉惊异,就问:“这里常有倒毙的死人吗?”他说:“不是倒毙的死人,是走路的死人。”我被他讲得莫名其妙,拉着他的胳膊问:“你讲的是什么呀?”他笑着说:“原来你不知道,这里有辰州符。”我说:“辰州符,我听说过,可跟走路的死人有什么关系?”他坐下在溪边一块石头上,拉我也坐下,他就讲了辰州符的惊人事迹。
“湘西这一带,从前非但没有通汽车的公路,连官塘大路也没有。到处都是高山深谷,丛林密箐,走路都很困难,车马更不易通过。如果有人死在外乡,无法运棺材回故乡安葬。因此,唯一的办法,便是请祝由科带死人走回家。祝由科画一道符,贴在死人额上,念了咒,摇着一个摄魂铃,死人就会跟着他走。带死人回家,必须在深更半夜,一个祝由科后面跟着一个或几个死人。走到天色将明,就得投奔当地祝由科的家。死人走进门,就靠在门背后。不能让他躺倒,一躺倒就破了法术,第二夜就不能走了。死人在路上走,不能给生人看见,一看见他就倒下,也不会走了。所以祝由科一边走一边摇铃,叫人让开躲避。因此我劝你不要走得再远,怕会碰上。”
这是我生平听到过的最古怪的事。我问四川客商:“你看见过没有?”他说:“我怎么会看见?”我又问:“到底是不是真有这种事?”他说:“你去问问别人,这里大家都说是有的。”
我到昆明,在云南大学认识了物理系教授田渠,他是沈从文的同乡,凤凰人。我马上就把在沅陵听到的事问他,他回说:辰州符能教死人走路,他也听到过,不过没有见过。我说:“你是
科学家
,信不信有这等事?”他说:“按科学的理论来说,这种事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天下还有许多事,不是科学能解释的。”后来,沈从文也到了昆明。我也在闲谈之际问起这件事。他说:他相信是有的,也许过去确实有过。因为湘西人都不会否定。最后,我碰到历史学家向达,他是湘西白族人。我又问起这件事。他说:他也知道。古书上记载的巫术,尽管
现代人
已不信其为真有其事,但也不能绝对否定。难道古代的学者都是说谎的人吗?
这是我五十年前知道的怪事,写下来,说不定还可以给民俗学者参考。
还有,看到过一篇小标题就叫“祝由科”的短文。……文章中作者写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民国初年,作者认识一位教会医院的院长,是个德国医生。这人从德国来到中国行医治病,同时宣扬
基督教
。一天,作者去看望这个院长,院长说:他病得很厉害,要回德国去做手术,以后能不能再来中国都很难说了。
作者问他得了什么病?他说背上长了一个巨大的疖疮,中间已经开始溃烂,手头的针和药都没有效果,必须回国做手术,再拖下去怕溃烂感染就保不住这条命了。
作者说我们中国人治疗疮疖之类的小病,有的是办法呀,你要不要试试。这个德国院长本来是不相信中医的,事到如今也只好拜托作者为他找个中医来看看,作者就给他找了一个祝由来看病。
怎么看呢?让这个德国人对着一颗树面东闭目而站,医师拿毛笔蘸了
朱砂
在树上画一个圈。然后站在德国人背后,嘴里念念有词,一边念叨一边拿朱砂笔在那个疖疮上画圈,越画越小,最后画到中心用笔一点,嘴里再念叨几句说声“好了”。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德国人说背不痛了,作者上前查看那个大疖疮已经不见了,只留了一点痕迹。德国人摸着背纳闷地问:大疖疮哪里去了?医师说:你们往树上看。这时候再看树上那个朱砂画的圈里,原来平整的树皮硬是鼓起一个包来,形状与德国人背上原来的大疖疮几乎一模一样,中间也是发黑的。可以想象到那个德国人的惊讶程度。
作者在文章最后写到:这是他所知道的中西医对抗中,中国祝由科的一次伟大胜利。
http://nxtianya.blog.163.com/blog/static/120845620070217921573/
巫术
,
祝由术
相关帖子
•
禁忌、崇拜与巫术
•
东方酿生“气功”的人文因素比较分析(中)
•
“天人合一”观念是否合理?(一)
•
禁忌、崇拜与巫术
•
怎么解释竹篾(不接触患处)就能治好腹股沟淋巴结炎?
•
中医本质探微 9 —— 略说“因果病”
•
佛陀对于祖先安葬及祖坟的开示
•
仙学与释道儒
•
大快人心
•
《黄帝内经》里的“神灵”世界【周一学习日】
回复
举报
mmmb
mmmb
当前离线
积分
30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30 01: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由科的来历和形式
二、祝由科的来历
“祝由”一说,从现存典籍来看,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据这两本书的描述和“祝由”一词的本义,“祝”是指“祝祷”,多半是由“巫”来承担的,因为“巫”和“祝”在古代基本上具有同样内涵。“由”则指病因、病由。因此“祝由”就是根据病因之所在,用祝祷去治病的方法。
《素问》说它是一种“古之治病”的方法,是通过“移精变气”的手段来达到其去除病因的目的。由此可知,“祝祷”只是人们可以目睹的表面形式,真正实质性的除病过程是在超越感观以外的“移精变气”中去进行的。
又据《灵枢》,祝由这种治病方法,自来就善治那种突如其来、既无外因又无内因的怪病。这种病一般人都归于鬼神所为,因此由巫来祝祷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歧伯认为,其中也有病邪留在体内“未发”,一旦病者心中情志波动,“血气内乱”、正邪“两气相搏”而成病的。由于这种病的病因(物质结构)极其微细,“视之不见、听而不闻”,因此就像鬼神引起的一样。当黄帝问为甚么可以祝祷而治愈时,歧伯回答说,古代那些巫,由于知道各种疾病的克制方法,又预先看到病是从哪里来的,因此用祝祷来治疗就能奏效。
按《历代职官表》所载,“祝由”治病的方法在周代至唐代以前的官方医疗机构中都没有被提到,但是在唐代的“太医署”中却是四大科之一,只不过名字叫作“咒禁”,更加强调其“祝祷”的内涵以及祷词的“咒语”性质。唐代的“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又是医疗单位,在编制上分为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每一科中设“博士”、 “医师”、“医工”等,在当时的“咒禁科”中设有“咒禁博士”、“咒禁师”、“咒禁工”等。
元代以后医事更加的分化,分为十三科,即;祝由科、大方脉科、小方脉科、杂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禁科(指使用禁方、禁药和单方重剂治疗病邪的方法),故民间有“中医十三科,不识祝由科,别称十三科之说”。
明代的最高医疗管理和教育机构是“太医院”。太医院中设有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因祝由科排在十三科之末,所以有“祝由十三科”之称。到了清初,太医院的科别设置减为十一科,祝由科被排斥出了太医院。
由于祝由科和气功治病有某些相同点:都不使用药物;治病机制都不能用通常的医学理论来解释等等,因此也有些人便把它和气功治病混同起来。
三、祝由科的形式
现在知道的世间流传的祝由科,就是利用祷告、祝咒的方法治病。举行祝由科仪式所用的工具称之为法器,法器计有盐米、斧头、铃、茅草、米筛、符....等。
法师行法前,要有一定的仪式,要设香案奉仙茶鲜花香炉烛台及净水钟,拜轩辕老祖、拜太上老君,方桌上供符箓、纸、笔、朱砚、净水。烧香、画符、念咒……。
祝由科的承传与使用讲究“五要十戒”,奉轩辕黄帝为始祖,认为自己是世间道。下面是“五要十戒”的内容:
祝由科奉轩辕黄帝为始祖。由于文字有灵,足以格天心而慑鬼魅,黄帝遂授意左史苍颉创立祝由,一种祝由秘字,一种五雷符章,以作治病驱邪之用。《循蜚纪》载,祝由立,「天为雨粟,郁为夜哭」,黄帝与岐伯磋商,在秘字之下,标以主治病名,配以相当引药,分科订定,庶几无咒不对症,误用符章等流弊。
五要十戒由是出焉。
1、五要
一、要明白药性。二、要略知药理。三、要审察病状。四、要心灵眼快。五、要记忆强固。
2、十戒
一、戒贪财无厌。二、戒迟疑不决。三、戒卤莽从事。四、戒假公济私。五、戒亵渎三光(三光者,日?月?星)。六、戒无故杀生。七、戒好色酗酒。八、戒铺张扬厉。九、戒朋比为奸。十、戒滥收学徒。
凡做不到五要十戒者,切勿以身试法,后患无穷。
再看看祝由科符咒的内容:
《祝由科诸符秘》又名祝由科。六卷。妙道真人撰,约成书于清末,卷一:述骨鲠、疟疾、汤火伤、荷叶癣、小儿惊风、犬蛇咬伤、肥疮、痈疽的符咒;卷二述十三科每科通用符咒;卷三至卷五分述大方脉、风、产、眼、小儿、口齿、外、伤折、耳鼻、疮肿、金镞、书禁各科的各种符咒;卷六:补遗,收催生、驱疟诸符。
四、祝由科的实质
多年前,曾听一位好友说起他小时候家乡闹鼠灾,实在无法驱除。此间适逢其远在外地出家的叔父归来省亲,于是取黄裱纸数张在每张上面画一个不封口的圆形,嘴里念动咒语,将纸贴在各屋的墙上,缺口处朝向大门。须臾间,但见老鼠急急出逃,见人不避。现在想来一定也是念动了驱鼠咒什么的吧。
巫文化在数千年的流传中表现的形形色色,在各民族的早期文化中都有踪影,在华夏民族中因其以祝由科的形式进入过正统的医疗体系而被一些人误认为是医、因其治病特点与气功有相似之处而被一些人误认为是气功。
其实祝由科无论在世间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它实质上都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巫文化,一种通过祝咒驱使低灵达到目的的法术承传。
在二十世纪科学昌明的今天,只偶尔听到某某偏远地方有巫医神婆的报道,此外祝由科是很难得见到了。不知道在湘西这块祝由科曾经繁荣过的土地上是不是还能见到它的踪迹。
《
祝由十三科之法》全文查看:
http://ngotcm.com/bbs/?10779/action_viewspace_itemid_323.html
http://nxtianya.blog.163.com/blog/static/120845620070217921573/
[
本帖最后由 mmmb 于 2007/3/30 23:51 编辑
]
回复
举报
神奇居士
神奇居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294
发表于 2007/3/30 0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版面,巳移至转贴专栏,请谅解。
回复
举报
tiany9812
tiany9812
当前离线
积分
185
发表于 2007/3/30 19: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询问
请问现在还有这方面的高人吗?那位能推荐一个?祝由科存在几千年,肯定由一定的道理,如由机缘本人想学习研究一下。
回复
举报
llb1979
llb1979
当前离线
积分
527
发表于 2007/3/30 19: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真必有假。陈撄宁先生估计见过真的祝由法,所以短期内即可见功效,但这种东西不见得什么人都能用,一不小心就要遭天谴。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