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订阅

中医理论

下级分类:  中医脉学
“阳应常有余,阴应常不足”论
众所周知,金元时期,四家思想极为盛行,然丹溪老人在其《格致余论》中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也就是“阳有余阴不足”论,至明代张景岳已四百余年,其被部分医家奉为医中经典,甚至敢拿与其仲景之学媲美,不 ...
分类:    2012/5/28 16:20
中医气学说源远流长,它是我国远古时代认识“气”哲理的衍生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内涵。我们所说的气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空气啊!气其实是构成宇宙和自然的最基本物质。气在宇宙中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弥漫而剧烈运动的状态, ...
分类:    2012/5/28 04:18
五 行
世无阴阳,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世无五行,达者言五行以明万方之象。夫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动静而生万物,五行动静而解万物之性、之情、之理。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曰曲直,火曰炎 ...
分类:    2012/5/28 04:17
阳气不达肢末
阳气不达肢末便为厥,然而截肢患者恰恰是,肢体血运不畅,肢末如尸温,这不正是阳气不达肢末的表现么。然后西医却截肢,当然我也参与过,当时我只是一个小大夫没有话语权,即使和患者说,他也不会同意我的用药方案。 ...
分类:    2012/5/26 04:08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卢崇汉老师
(个人整理希望能帮助大家)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 扶阳论坛 2011 年11 月北京 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主讲:卢崇汉教授 时间:2011 年11 月11 日 地点:北京京民大厦一层礼堂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分类:    2012/5/23 19:06
毒副作用解
问曰:何为毒副作用?答曰:药之偏性也。 为什么同样是细菌病毒,在某些人身体上就会表现出来疾病的症状,而在某些人身体上就没有这种疾病的症状。而为什么同一时间发病的两个人,辩证结果会截然相反。这就是人体的 ...
分类:    2012/5/23 19:00
痞证
天地不交曰否,伤寒之痞,通此否也。 天地否,火水未济,乾卦之后天在离,坤卦之后天在坎。 所以可以说其实痞证的病机都在于心肾不交。 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证在于心肾上下焦,而半夏、生姜、甘草泻心 ...
分类:    2012/5/23 19:00
扶阳思想论治胸水引发的思考
胸水又叫胸腔积液,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 ...
分类:    2012/5/22 05:37
.风水之道,得水为上与苏子降气汤之当归肉桂
古经记载:“风水之道,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水是大地的血脉。与人体而言,气血调和,是阴阳平和。风水勘察,也是在于平衡阴阳,调和大地的气血。 唐容川《血证论》发人深省,唐容川是近代中西医汇通先驱,对 ...
分类:    2012/5/22 01:51
大黄蟅虫丸证治本位与推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下面说一说大黄蟅虫丸,大黄蟅虫都是腑药,针对实证之用。对于一些腑症、实证都有作用。 看看这个方的组成:大黄 蟅虫 各三钱 桃仁 干漆 蝱虫 水蛭 蛴螬 杏仁 黄芩 芍药 地黄 各二钱 炙甘草 三钱 蜜 ...
分类:    2012/5/21 22:24
用药原则
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 丸可以逐风冷,破坚积,进饮食。 散可以去风寒暑湿之邪, 散五脏之结伏,开肠利胃。 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 ...
分类:    2012/5/19 15:52
生姜泻心汤的证治本位与推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浅诠)
现在一起学习下生姜泻心汤。 这是放在伤寒论的太阳病坏症里的方剂,针对于本应发表,却误下,导致的坏症的方剂。 说之前,先看看彭子对它的一些感慨:生姜泻心汤,治伤寒坏病痞证。其复杂情形,非学有根底,于伤寒 ...
分类:    2012/5/12 19:42
中医不科学?传统脉学绝地反击!
中医不科学?传统脉学绝地反击!近代以来,中医一直纠结于科学与不科学之间,各界人士站在各自的角度互相谩骂、诋毁,终究没有找到最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不科学!!!虽然国家多次出面维护中医的地位 ...
分类:    2012/5/1 23:20
辨析‘王正龙’医生的格言
王正龙这个人,我一开始是不怎么感冒的,因为对他的《黄帝内经》的解释实在是不敢苟同,个人以为其中误人子弟者不少,而且一看就是没有得到过道家真传,否则不会对经书这样解释的。 忽然有一天在民间中医网上知道这个 ...
分类:    2012/5/1 16:30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