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梁越人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19350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浅谈辅行诀用药规律

热度 5已有 3490 次阅读2011/1/18 20:57 |

     学习辅行诀有个中心思想,就是颠倒五行。一切方都是由这个思路展开。有同学问我在辅行诀中有段奇怪的总结:味辛皆属木(三),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九),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五),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四),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一),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她说内经都将五脏配五味为:肺为辛味,肝为酸味,心为苦味,脾为甘味,肾为咸味。除了土为甘味外,其余的都相反,为什么?当时我答不出来,现在总算明白了。

         辅行诀其实立足于五脏的生理功能来决定其五味的。这里要引入《四圣心源》的五行模式,土居中,由水生木,木生火此路为上升过程,由金生水为下降过程。所以肾德在坚,坚者,收藏之义。而苦味可坚阴,正合肾德。肝德在散,散者,升散之义,辛味能升能散,正合肝德。心德在软,软者,得温而软,心不生癌症,皆因其软之德。而咸味可软坚,正合心德肺德在收,收者,降之义,而酸味可收可降,正合肺德。此补五脏之正味。而取五行相克为其五脏之泻味。如酸味泻肝,甘味泻肾,苦味泻心,辛味泻脾,咸味泻肺。此外尚有五脏所苦之味: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初不明其义,后来发现此五味均为五脏所克之味。是故内经所言“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及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错简脱简。以辅行诀为准。

         辅行诀五脏补泻方制方规律:泻方三味,均为两泻一补。如泻肝汤之芍药枳实为酸味,生姜为辛味。补方四味药,均为两补一泻一所苦之味。如补肝汤用桂枝干姜之辛味,五味子之酸味,大枣之甘味。而大方中有几个版本,以张大昌先生所说为准。其中有意思的是大补方中亦用到颠倒五行的思路:如大补肝汤中用小补肝汤加入泻肺之君药臣药葶苈子、大黄及泻脾之君药附子。其思想比起仲圣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实脾”更高明。此外尚有大补五脏之方,建中补脾汤,即小建中汤,其立意为脾土之衰败,由肝木所克,故不补脾而用芍药为君泻肝,桂枝为臣,补肝。余脏用药亦如此类推。

        学习辅行诀可悟其制方之美,法度严谨。现举一例以飨读者:某职工,男,因咳嗽几星期来诊。诊其脉:寸部均弦而有力关部均弱而无力,尺部正常。咽痒而咳,渴,心烦,干咳无痰。纳眠可。舌淡有齿痕。初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吃了6剂,云服药大便拉出鼻涕状物体。咳嗽减少,仍心烦,咽仍痒,渴。诊其脉除右寸稍减余同前。乃处方:麦冬15葶苈子15五味子5细辛5干姜5黄连5黄芩15白芍15连翘15苏子10旋复花10丹皮15。两剂而愈。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回复 clodhoppes 2011/1/19 03:13
楼主分析了药性之五行,不知道能不能分享病症之五行?
回复 梁越人 2011/1/19 06:51
病症五行一般要结合脉象来看。如上案咳嗽,左寸实而有力,病人现心烦即为火克金之症,病人纳差,见左关弦而有力便是木克土之症。可与小建中汤或大补脾汤。
回复 gan_ty 2011/1/19 07:02
请将其味按“补味、德、泻、所苦、急食”分类对照,好像其五行的对应并不十分工整。我一直有其疑问,望解惑。也可以发站内短消息交流。
谢谢!
回复 梁越人 2011/1/19 07:26
肝补用辛(木),德在散,泻用酸(金),苦急,急食甘(土)。
心补用咸(火),德在软,泻用苦(水),苦缓,急食酸(金)。
脾补用甘(土),德在缓,泻用辛(木),苦湿,急食苦(水)。
肺补用酸(金),德在收,泻用咸(火),苦气上逆,急食辛(木)。
肾补用苦(水),德在坚,泻用甘(土),苦燥,急食咸(火)。
回复 梁越人 2011/1/19 07:26
gan_ty: 请将其味按“补味、德、泻、所苦、急食”分类对照,好像其五行的对应并不十分工整。我一直有其疑问,望解惑。也可以发站内短消息交流。
谢谢!
肝补用辛(木),德在散,泻用酸(金),苦急,急食甘(土)。
心补用咸(火),德在软,泻用苦(水),苦缓,急食酸(金)。
脾补用甘(土),德在缓,泻用辛(木),苦湿,急食苦(水)。
肺补用酸(金),德在收,泻用咸(火),苦气上逆,急食辛(木)。
肾补用苦(水),德在坚,泻用甘(土),苦燥,急食咸(火)。
回复 梁越人 2011/1/19 07:27
clodhoppes: 楼主分析了药性之五行,不知道能不能分享病症之五行?
病症五行一般要结合脉象来看。如上案咳嗽,左寸实而有力,病人现心烦即为火克金之症,病人纳差,见左关弦而有力便是木克土之症。可与小建中汤或大补脾汤。
回复 gan_ty 2011/1/19 08:15
以辅行诀定义的五行看果然无差。我知道以前理解错在哪了。多谢!
回复 clodhoppes 2011/1/19 18:13
谢谢楼主的解答,不知道能不能对病症的五行做一个系统地概括?
回复 梁越人 2011/1/20 04:23
clodhoppes: 谢谢楼主的解答,不知道能不能对病症的五行做一个系统地概括?
不好意思,有些还没理解透彻,如金克木,及土克水,究竟出现什么症状。
回复 clodhoppes 2011/1/20 18:56
期待您有大成!
回复 梁越人 2011/1/20 19:13
clodhoppes: 期待您有大成!
谢谢
回复 山里人_蹼 2011/3/2 01:03
学习了您的文章,很有收获,也解了我的一些疑惑。谢谢老师!!
回复 梁越人 2011/3/2 06:18
山里人_蹼: 学习了您的文章,很有收获,也解了我的一些疑惑。谢谢老师!!
老师不敢当,我还是个毛头小孩,岂敢为尊?
回复 山里人_蹼 2011/3/3 00:3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师和年龄没关系。哈哈哈。
回复 梁越人 2011/3/3 00:50
山里人_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师和年龄没关系。哈哈哈。
佩服你的不耻下问精神。
回复 worlddie 2011/5/14 03:19
你好,我是一名中医医生,最近在研究辅行诀,请教一下,如何把四圣心源和辅行诀联系起来?可否从辅行诀中的方子中举两三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谢谢!!!
回复 梁越人 2011/5/14 03:26
worlddie: 你好,我是一名中医医生,最近在研究辅行诀,请教一下,如何把四圣心源和辅行诀联系起来?可否从辅行诀中的方子中举两三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谢谢!!!
我有一例:爸爸因失眠一日求诊,并有纳差,腰酸乏力,口干欲饮,有痰,色黑,二便正常。诊其脉:左寸细数,左尺细数,(心肾不交,故失眠)左关反沉迟,右部脉则反之:右寸及右尺均沉迟,右关反细数。按《四圣心源》分析:此心肾不交之由,乃脾寒,以致肝阳不升,心肾相交之路不通,胃热,浊阴不降是故纳差,土不伏火,相火上炎,故痰色黑。法当调和脾胃,升清降浊。方:人参15干姜5茯苓15黄芩15甘草15白芍15大黄5。此方乃大泻肾汤加人参,或以半夏泻心汤亦可用。个人欲使《辅行诀》之方效果如何,纯属个人喜好。况原方所载乃治小便赤少,是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与此症毫不相关,实乃变通用药。果然,1剂即能安卧。复诊其脉,六脉均迟。(生理性迟脉)
    肝徳在散,肺德在收,脾德在缓,肾德在坚在四圣心源均有很好的联系度。只是难在心德在软上还是无法理解透彻。因为心在四圣心源讲得太少,简直是个谜。
回复 worlddie 2011/5/14 03:58
梁越人: 我有一例:爸爸因失眠一日求诊,并有纳差,腰酸乏力,口干欲饮,有痰,色黑,二便正常。诊其脉:左寸细数,左尺细数,(心肾不交,故失眠)左关反沉迟,右部脉则 ...
刚看见,请加我QQ:87312283
回复 worlddie 2011/5/14 04:22
我刚才把所有的5个小泻方子总结了一下,发现若小泻肾汤是对的,那么小泻肝汤也符合规律,二其他三个方子感觉就不对了,就简单点说,首先确定君药,为克者之本体,譬如小泻肝汤的君药枳实(金之木),规律如下:对称原则。小泻肝汤:枳实(金之木),芍药(金之土),生姜(木之土),从中可得知:金,木,土。木火土金水来看土金木,小泻肾汤也有此规律(水木土),而小泻脾汤按说应该是干姜为君药干姜(木之土),附子(木之水),甘草(土之木),我觉得茯苓才对(土之水)再说小泻肺汤,葶苈子(火之金)符合君药,大黄(火之木)芍药(金之土)枳实?(金之木),再说小泻心汤,黄连(水之火)符合,黄芩(水之木)竹叶?(水之金)大黄(火之木)厚朴?或葶苈子?(火之金),请帮忙看一下!谢谢,请把三味药竖着排列
回复 梁越人 2011/5/14 05:36
worlddie: 我刚才把所有的5个小泻方子总结了一下,发现若小泻肾汤是对的,那么小泻肝汤也符合规律,二其他三个方子感觉就不对了,就简单点说,首先确定君药,为克者之本体, ...
其实有好几个版本,我也觉得有点混乱。应该那个五行总结有错简脱简。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5/5/27 20:02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