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某,女,59岁。主诉与夫陷
情感纠葛而无力自拔,续遭
家庭暴力,后几度轻生,虽经抢救脱险,但却落个诸病缠身:
头痛、
失眠、
眼涩、口苦舌燥而不欲饮食、时冷时热——热时恨不得露胸也不解,冷时虽重衣厚被亦未能御其寒;胆小怕惊,一遇惊吓就
大便失禁;有时脐周如一硬盘,以掌击之,其声如鼓,并伴剧烈
抽搐不能自已,届时则呼吸短促几欲窒息,欲如死神降临,直到大汗出方罢(每次持续约半分钟至一二分钟不等)。此证发无定时,有时3-4日一发,也有一日发1-2次者。发过之后,则精疲力竭,身倦如泥,半天不能恢复。病程已8年矣。曾在省市多家医院治疗(包括住院)过,(未见病例,不知何诊断),症状改善,但病未除。
患者面黄隐见灰暗,倦态,舌红绛苔薄白而润,
脉细弱重按弦细有力。诊毕,小
柴胡证、木克土、
奔豚等关键词涌入脑际。先贤“见肝之病先实脾”之论,犹如“御敌于国门之外”之意也,今国门已破(已传脾),此论自不足取。当务之急是抓主证,其兼证暂忽略不计。于是疏
小柴胡汤减
黄芩加
白芍60克,3剂,此乃遵
刘渡舟老于小柴胡汤加减法中论及:“若----,按其腹肌而如条索状,减黄芩加
芍药,-----。”之意,以成小柴胡与芍甘汤合方之势。不想竟见功,患者眠、食、大便均有改善,唯脐周抽动一证未改观。既已
中病,守方继服3剂,脐动一证仍存。余思,既是情志为病,当以通调气机为上,遂于原方加四磨汤3剂,仍无效可言。奔豚乎?远方去四磨汤(嫌其性燥)加
桂枝加桂汤3剂,再无效。是否多方合一而互为制肘?于是掘弃前方不用,但用桂枝加桂汤,仍不效。如此加减进退20余剂,病仍未除。患者面露怨色,余也有请其另投他医之意。恰在此时,记起刘渡舟老“口苦及便溏”为柴桂
干姜汤之辨证要点之论,遂疏柴桂干
姜汤合
当归芍药散3剂。患者欣喜来告,虽然病没完全根除(如仍怕惊,
睡眠易醒),但多少年来从未感到如此舒服。原方继服6剂,愈。至今已过1月未复发。
每记起此病例,余禁不住暗叹,8年顽疾,终于治愈,功再
经方。然病虽治愈,我却难准确说出这是什么病,肝气
郁结乎?如是,患者之精神环境不改变(包括其心理素质),复发恐在所难免。但愿余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