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云:“二十四节气的圆运动,中医的医院也”此言诚然!清明时日,阳热升出地面者多,雨水亦多,好种谷地。阳热升出于地面者多,则地下阳根少矣,所以此时,外感发热多,食凉药多坏。 二零一三年,我地甘肃民勤冬季无雪,多旱不冷,阳气封藏不秘。于二零一四年春,清明谷雨时节,民多外感。而近世与当地之医,又喜用寒凉:清开灵、双黄连、抗生素、大剂应用,民多坏病。初起,病多不重,无非外感风寒而已,一经医手,则病又加重,越治越重。究其根源:“过用寒凉,引病入深,少阴直中,阳根拔起”。因此,治坏者较多。 我曾接此等病者约三十余例,皆输液七八天不愈,用四逆汤加减治疗,三至五剂,病皆痊愈。 当今之世,不患无医,而患无术;不患无术,而患无道。无道非其不懂医道也,乃其不懂天道也。懂医道者少,而懂天道者则更寡,民能不坏乎! 有感于此,归源不惭浅陋遵仲圣之法度,习前贤之绳规,化栽两方,以挽本地之弊。(未必适用于他乡)。
制附子(15、30、45克)干姜(10、15、25克)炙甘草(20、30、45克)桔梗(10、20、30克) 苦杏仁(10、15、20克)桔红(10、15克)枸杞(15、20、30克)菟丝子(15、20、30克) 此方系仲圣四逆、黄氏下气、李可四肾,三方化裁而来,具有温补肾阳、振奋脾阳,降下肺气之功。凡脾、肾虚寒、肺气上逆之症,皆可治之。方剂中制附子30克以上者,炙甘草须用30克;45克以上者当先煎一小时。 (二)三升汤
制附子(10、20、30克)干姜(10、15、25克)炙甘草(20、30、45克)力参(6、15、20克)
黄芪(15、30、45克)白术(30、40、60克)云苓(15、30克)龙骨(30克) 牡蛎(15、30克)清半夏(6、15克)乌梅(6、10克)桂枝(6、15克)生麦芽(15克) 此方乃四逆、补中,桂枝龙骨牡蛎,化裁而成。方中暗合彭子益圆运动之理,三升者,乃升肾经、脾经、肝经也。三经本升,若当升不升,是以有病。升者有升阳之意。方中四逆温升命门之火,参苓术芪草、升脾经之阳,桂枝、乌梅温升肝经之阳。合龙骨、牡蛎摄阴敛阳,功效更宏。凡“形寒肢冷、六脉俱弱;失眠惊悸、中气大虚、冷汗淋漓,皆可用之。” 近世喜用寒凉,造成阳气下陷者众多,以此方温升以救时弊。
人身本是一个系统,不可割裂开来看。足三阴手三阳本升,足三阳手三阴本降,升降不息,循环无端,是人之生理,亦中医之生理;升降失常,升者不升,降者不降,是之人病理,亦中医之病理;使得升降复圆,运动不止,是中医之治法也。 (附:应用温中回阳降气汤治愈病案一例)
赵菊花,女,58岁。2014年3月初,患感冒,在乡级医院输液五天,无效。又求治中医,约桑菊、银翘散等剂,六副,无效,病反加重。转而,又在县级医院输清开灵、抗生素、抗病毒类四天,病更加重。来我处治疗时,已患病20余天。 伤于风寒、过用寒凉、阳根不固。用温中回阳降气汤中剂之量加生麦芽20克,五剂,诸症皆除,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