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命理探源
›
气功导引
›
抛弃“五行学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 11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valentinoyu
抛弃“五行学说”
[复制链接]
小点
小点
当前离线
积分
445
发表于 2008/6/1 19: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透了吗,就抛
回复
举报
五味堂主
五味堂主
当前离线
积分
1468
发表于 2008/6/2 08: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不大不小,但很严肃。在主题楼层已经呼吁注意这个问题,请大家“扎稳马步,再练拳脚”。
回复
举报
cyqing_gz
cyqing_gz
当前离线
积分
9
发表于 2008/6/2 2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五行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而且五行用于中医的表述,所指的到底是什么呢?这点就更加难搞清楚!
回复
举报
蹲墙防遗
蹲墙防遗
当前离线
积分
105
发表于 2008/6/3 0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郝万山教授讲五行是气的五种不同运动方式——展放、上升、平稳、内收、下降,而不是“五材”。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气。
“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如果想在后天的世界里找“气”是找不到的,进入先天对“气”就会明了。
刘力红老师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介绍了一些真东西,刘力红说与张仲景相比,其师会的不过是“小伎俩”,而张仲景对“秦越人”又是赞叹不已,李阳波介绍张仲景的一本书就是进入胎息写的。。。
回复
举报
医盲
医盲
当前离线
积分
2754
发表于 2008/6/3 01: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郝万山教授讲五行是气的五种不同运动方式——展放、上升、平稳、内收、下降,而不是“五材”。”
高人一筹。
回复
举报
chchrp2000
chchrp2000
当前离线
积分
27
发表于 2008/6/8 03: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可以
楼主的论点可以探讨探讨,但若实行就免了。现代的中医药虽然受西医的理论冲击很大,然而真正实际操作时阴阳五行理论仍是其基础。试想一个没头的身体如何进行活动。楼主提出这个论点也正暴露出其对中医理论还未真正相信和理解---这也是现在绝大多数中医医生的共同点--也是中医发展至今没落的症结。我还是很同意李少波的所谓很激烈的结论(他的其他论点现不讨论):完全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小人(《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当然他指的还是现阶段。
回复
举报
qinghu113
qinghu113
当前离线
积分
102
发表于 2008/6/11 17: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终于醒悟了!中医的五行学说过于机械,人原本是一个整体,中医原本的优势也是从整体上对人进行调理,而五行学说舍本求末,使现代中医离其本来越来越远,推荐一个网站,www,ssszy.cn振荡中医网,了解一下振荡中医,也许会为您解开心中之困惑.
回复
举报
胡不群
胡不群
当前离线
积分
123
发表于 2008/6/21 02: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是太极元气运行的不同情状与特征或作用而已
五行是太极元气运行的不同情状与特征或作用而已,其实就是那蕴含着阴阳氤氲推荡的太极元气,其运化流行之情态或曰状态共有五种不同,此五种不同运化流行之情状的太极元气,先哲们称之为“五行”。因其流行的情状不同,故其表现的特征亦不相同。是以先哲们将其具有外向运行特征而性偏温和的太极元气,称之为木;具有上向运行特征而性偏温暖的太极元气,称之为火;具有平向运行特征而性偏中和的太极元气,称之为土;具有内向运行的特征而性偏寒凉的太极元气,称之为金;具有下向运行特征而性偏湿润的太极元气,称之为水。所以,所谓五行,只不过是太极元气之气化流行的不同情态特征或不同性质而已。并不是古今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五种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始原物质,那样就坐实了五行,是极及错误的。详情请参考<天人合一论>的部分论述.
回复
举报
胡不群
胡不群
当前离线
积分
123
发表于 2008/7/9 04: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lgj 的帖子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等典型论说,虽可称注文混入正文,但仲圣祖述<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而为<伤寒杂病论>则为不争之铁案.然则,以上诸典,皆以阴阳五行为其立论的基础,亦为不争的事实,岂可谓<伤寒杂病论>看不到五行的影子.
回复
举报
逸湘
逸湘
当前离线
积分
1818
发表于 2008/7/9 04: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要誤會五行了
五行貴在"平衡"
回复
举报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 11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养生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